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两例鸡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混感的诊治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6-04  互联网

病例1:肉鸡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病混感  陈宝秋 盛海霞

一、发病情况
2006年10月上旬,山东省费县薛庄镇养殖户王某购入肉鸡3000只进行饲养,7日龄时,以1.5倍量点眼接种新城疫克隆30疫苗,同时皮下注射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疫苗接种后当天在饮水中加入速调速补,以降低应激反应。从第8日龄开始,为防止疫苗接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王某在饮水中加入强力霉素,每天饮用2次,连用4天后,鸡群状态比较正常。在鸡群12日龄时,突然刮风,致使育雏室内的温度在当天夜间下降到了26℃,后来虽然在增加火炉后温度又达到30℃以上,但鸡群随即开始出现甩鼻、咳嗽现象,13日龄下午,鸡群症状加重,安静时在鸡舍外可听到明显的咳嗽和气喘。因前期使用强力霉素效果较好,所以王某又用强力霉素加量继续饮水治疗。同时因为周围许多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所以王某在鸡群14日龄时,又饮水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疫苗。15日龄早晨,鸡群的呼吸道症状进一步加重,当天即死亡5只鸡,某药厂服务人员剖检后诊断为支原体感染,遂用泰乐菌素饮水治疗。在用药1天后,鸡群的呼吸道症状稍微减轻,但随后又开始加重,而且出现排黄绿色和白色粪便现象,每天死亡和发病鸡只也增加到15只以上,于是笔者同山东省费县兽医站其它技术人员前往诊治。
二、临床症状
接近鸡群,可听到明显的甩鼻、咳嗽、气喘以及气管啰音,夜间声音较白天大,严重的呼吸啰音似青蛙叫。个别病鸡伸脖张口呼吸,流鼻液,鼻孔周围被分泌物沾污。部分病鸡的眼结膜发炎,流泪,混有泡沫状分泌物。精神沉郁,食欲差,羽毛松乱,逐渐消瘦。有些病鸡呈蹲坐姿势,腹泻,排白色或黄绿色稀便。
三、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鼻道、副鼻窦、气管、支气管的卡他性炎症以及渗出液。气囊浑浊、增厚,并含有浑浊的粘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渗出物。心包膜肥厚、浑浊、粘连,心包膜以及心外膜上有纤维性蛋白附着,呈白色,同时可见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肝脏肿大,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蛋白附着,严重病例,肝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胸腔、心脏、胃肠道粘连在一起。肠黏膜出血、溃疡,严重的可见到密集的小出血点。
四、试验室检验
全血凝集反应 在25℃的环境下,在清洁的玻璃板上滴两滴支原体染色抗原,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刺破病鸡翅膀下的静脉管,吸一滴新鲜血液,滴入抗原中,轻轻搅拌,充分混合,少许时间后,将玻璃板轻轻左右摇动,2分钟内观察结果,可发现蓝紫色凝块出现,因而判定为支原体的阳性反应。
细菌染色镜检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心、肝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有单个散在或成双排列、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存在。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死鸡的心、肝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在37℃恒温箱中培养18小时,可发现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红色,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有边缘整齐、隆起、灰白色、直径为1~3毫米的菌落。挑取菌落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不形成芽孢,多数菌株能运动,有鞭毛。
细菌生化反应 将上述培养的菌落作生化试验,该菌能产生靛基质,不分解尿素,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产气。
药敏试验 取上述培养的菌落用常规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磷霉素钙、沙拉头孢高敏,对氧氟沙星、新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四环素、丁胺卡那霉素等不敏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该病例为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
五、治疗
首先要加强鸡舍内的通风换气,以排出积聚在棚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在通风前要适当提高温度,以免鸡群感受风寒。发病期间坚持用百毒杀带鸡消毒,每天1次,连用7天。淘汰病重鸡,挑出精神较差的病鸡逐只注射头孢曲松钠后严格隔离饲养。
同时在饮水中加入替米考星,每天2次,连用4天。根据大肠杆菌的药敏结果,用磷霉素钙饮水,每天2次,连用4天,然后再用沙拉头孢饮水,每天2次,连用4天。为增强治疗效果,可在饲料中拌入中药制剂四黄散,全天喂服,连用5天。
第一疗程药物用完以后,鸡群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从治疗前的每天死亡30~40只,降到每天死亡5只左右,饮食欲也开始增加;用完第二疗程的药物以后,鸡群的精神恢复正常,除个别弱小的病鸡死亡外,大群鸡已停止死亡,采食和饮水也完全达到了正常鸡群的水平。整个发病过程共持续10余天,死亡和淘汰病鸡280只,死淘率超过9%,给该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病例2:蛋鸡支原体与大肠杆菌病混感 张延峰 河北省邯郸市科信畜禽经营服务部

一、发病情况
2006年8月中旬,河北邯郸某养殖户饲养蛋鸡1500只,常规饲养,180日龄进入高峰期。200日龄后有个别鸡出现咳嗽,呼吸有啰音,产蛋量、采食量均正常。3天后发病鸡增多,并出现肿眼、流泪、流鼻液、鼻孔粘有饲料等症状,当天死亡4只鸡。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鸡咳嗽、打喷嚏、流泪、呼吸有啰音、甩鼻。眼睑肿胀的鸡眼内可挤出灰黄色干酪样物质,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拉黄白色稀粪,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鸡蛋除蛋重较小外,蛋壳质量无明显变化。
共剖检病死鸡8只,表现为鼻腔,眶下窦、黏膜充血、出血,窦腔内积有干酪样渗出物,气管黏膜增厚、有浑浊的粘液,气囊壁增厚、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质,心外膜水肿,严重的形成心包炎、肝周炎。肠管扩张,肠内充满气体,肠壁变薄,肠黏膜出血脱落。输卵管扩张、壁变薄,内有干酪样内容物,卵黄脱落破裂,落入腹腔,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三、治疗
首先应做好保温、通风、卫生、消毒等工作。
1.慢呼灵(替米考星,烟台绿叶公司生产)每袋对水200千克,每天2袋,一次饮水,连用5天。
2.头孢肠杆清(头孢拉啶,山西恒丰强公司生产)每袋对水200千克,每天2袋,一次饮水,连用5天。
3.清瘟败毒散(黄连,新宇三阳公司生产)每只鸡每天1克,拌料投服,连用5天,以防止其他病毒性疾病的感染。
用药3日后,鸡群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采食量、产蛋率开始回升。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初步诊断为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临床上应注意与以下疫病相区别。
非典型新城疫 鸡感染新城疫病毒后,虽有呼吸道症状,但鸡冠发紫、嗉囊内积有大量酸臭液体。拉黄绿色粪便、腺胃乳头出血等症状是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混感症状所不具备的。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下的雏鸡,几乎是同时发病传播较快,对产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影响比较严重。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黏膜有明显的出血现象,同时有血凝块或干酪样物质附于表面,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传染性鼻炎 本病传播迅速,3~5天可波及全群,早期出现的临床症状(面部、眼睑、肉垂肿胀)可于其他疾病相区别。
五、小结
1.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鸡舍内氨气浓度较大,同时鸡处于产蛋高峰期、机体抗病力较弱、长时间没有投服药物加以预防,导致鸡群发病。在鸡群产蛋期间,除加强饲养管理之外,应每隔20天左右按治疗量投服抗菌或抗病毒药物3~5天。并一同使用电解多维,尤其是免疫接种,转群时更应如此。
2.因支原体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所以从当地购入的鸡苗在育雏期间几乎每批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支原体感染,有的鸡群甚至是反复发生。治疗支原体的药物被广泛大剂量的应用,使得各种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有条件的最好做药敏实验;没有条件的应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或西药,中药同时使用,才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7-06-04/13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