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各种药品防治禽病 |
|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5-06 互联网 |
|
用药是预防和治疗禽病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药物预防和治疗效果,除了要选用最有效的药物种类之外,还必须有药物剂量及剂型,正确的投药方法,并维持足够的时间。如用药不当,不仅使禽病不能有效地控制,甚至产生副作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药物特性和所治疗疾病的种类,采取正确的投药方法是非常 yzyz 重要的。 yzyz yzyz -、家禽消化道对各种药物的吸收情况 yzyz 用于家禽的药物,在其消化道内可分为容易吸收、部分吸收、难吸收或不吸收三大类。容易吸收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抗球虫药物、呋喃唑酮、新生霉素。部分吸收药物有: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而所有的驱蠕虫剂、红霉素、杆菌霉素、新霉素、壮观霉素、林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均属 yzyz 难吸收或不吸收类。 yzyz yzyz 二、投药方法 yzyz 为了方便省力,提高劳动效率,广大养殖场(户)多采用拌混干饲料和加入饮水的投药方法,其次是注射用药。 1.拌混干饲料:主要适用于:①需长期性投药;②不溶于水的药物;③加入水中适口性差的药物。一般抗球虫、组织滴虫、蠕虫药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给药,抗菌素用于促生长和防病时,如痢特灵、驱蛔灵、土霉素等。 yzyz 2.饮水用药:主要适用于:①短期或一次性投药;②紧急治疗;③病禽不吃料只喝水;④大禽群投药。有些药物在水中不稳定,用药前停水1~2小时,将药物溶于少量水中,让禽在短时间内饮完,如常用的青霉素。对于在水中稳定的药物,可以把药物稀释到一定浓度,全天自由饮水,如氟哌酸。鸡宝一20等。容易吸收或部分吸收的药物,适用于拌料和饮水的投药方法,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其它系统疾病。用难吸收或不吸收药物治疗消化系统以外疾病不宜用拌料和饮水的投药方法。 yzyz 3.注射用药,主要是肌肉和皮下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适用于:消化道难吸收药物;逐只治疗。尤其是紧急治疗。 yzyz yzyz 三、用药浓度的计算 yzyz 无论采用那种投药方法,药物的浓度必须根据药品说明中规定的剂量换算准确,浓度低了,达不到防治效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浓度高了,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严重的可使家禽中毒。大多数用于拌料的药物在说明中都有规定的拌料数量,如球痢灵(二硝托胺25%)鸡每吨饲料加500克,治疗加倍。 禽群处在限饲阶段时药物浓度应适当加大。 加入饮水的药物常规定每克加水多少升,1升水约等于1公斤,应用时把"升"改为"公斤"就方便简单了,有些药物常以ppm作单位,1ppm为百万分之一,也就是1000公斤饲料或饮水中加1克。如喹乙醇投药剂量为80~100ppm,即每10公斤饲料中加入喹乙醇8~10克。 yzyz 还有些药物,说明中规定家禽每公斤体重多少克或多少单位,用这些药物口服或注射比较容易计算,如用于拌料或饮水,用药时首先计算出家禽全群的总体重,再计算出这些体重的一次用药量,然后测出全群一天的采食量,根据药品用法中规定的每日次数把饲料匀为数份,每次投药用一份,药与料混匀即可。适宜的温度时, yzyz 家禽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一倍,故水中的药物浓度应是饲料中的一半。 yzyz yzyz 四、注意事项 yzyz 1.用药要根据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价廉、来源可靠的原则选用药物,绝不能使用过期药物。 yzyz 2.不能滥用抗生素,因为它不能治疗一切疾病,其它药物可治好的病不用抗生素,能用一种抗生素治好的病,不要用多种抗生素,尤其不能监用广谱抗生素。 yzyz 3.药物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可降低药效,要错开一定期间使用。如土霉素钙和北里霉素、土霉素钙和金霉素、盐霉素钠和莫能霉素钠都有拮抗作用。 yzyz 4,药物治疗一定要达到用药浓度和疗程期。测量家禽体重。采 yzyz 食量、计算和称重药品量要准确。 yzyz 5.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禽群状态。如无效或效果不好应及时换药,有不良反应或中毒迹象应立即停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yzyz 6.给家禽注射药液时,每只都应按规定剂量,动作要仔细敏捷,不要把药液注射到腹腔或刺伤内脏。 yzyz 7.无论饮水或拌料,药物要均匀,不溶解的药不能饮水投药,否则沉淀,即无治疗作用,最后又因浓度大而中毒。饮用的水必须清洁、中性。 yzyz 8.有效的药物只是预防禽病的一个条件。它必须通过禽体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而在用药的同时,更应精心管理,保持舍内环境干燥、卫生、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喂易消化吸收全价饲料,加倍供给多种维生素。 yzyz 9.肉禽用药还要注意禽肉的药物残留,尽量选用残留期短的药物,宰前7天停用一切药物。 yzyz 10.要有计划地合理用药, 对烈性传染病要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
|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7-05-06/1333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