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对齐齐哈尔市某个体养鸡场的雏鸡、中鸡混合感染鸡球虫与鸡蛔虫病的诊断与防治作了描述。
关键词: 鸡球虫; 鸡回虫; 混合威染; 诊治1 发病情况
某个体养鸡场3月末育雏6 500只,至45日龄时成活率为97%,中母鸡存栏3 400只。60日龄后 雏鸡群零星发病、死亡、每天3~5只不等。该鸡场有前后两栋鸡舍,前栋育雏,后栋养成鸡,共用一个调料间,4个饲养员同喂两群鸡,雏、成鸡均为平养,雏鸡分别于14日龄、30日龄间应用新城疫L(Ⅳ)弱毒疫苗进行滴鼻。育雏期间曾投过痢 特灵、白痢宁、土霉素等药物,未进行驱虫,中母鸡存 栏3 400只,两周内死亡48只,死亡率0.014%,在鸡舍、运动场可发现较多的血便。
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观察鸡群时,病弱鸡较多。鸡只普遍喜采食羽毛,隔离的重病鸡精神不振、不爱运动、鸡冠不鲜红、食欲减少、嗉囊不充实、多表现腹泻、体重减轻、羽毛不光泽。剖检6只自然死亡鸡,尸体消瘦、小肠肿粗、肠腔内充满红色内容物,均有蛔虫寄生,分别为32、27、16、14、12、10条。虫体相互缠绕呈发辫状; 小肠壁增厚有条状出血斑,两条盲肠肿粗,内容物呈红色粘液状,扁桃体肿胀出血,其中两只有少量的异剌线虫,其它脏器无异变。
3 诊断
3.1 取心血、肝、脾涂片,检菌阴性
3.2 取小肠、盲肠内容物及粘膜刮取物涂片,直接或用姬姆萨染色镜检,均检出多量的球虫卵囊或配子体。
3.3 6只鸡的蛔虫感染强度已属病态。
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参照鸡群发病症状,病理变化特征,综合诊断为鸡球虫与蛔虫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
4.1 按照30 mg/kg体重投给左咪唑,实行全群驱虫。两周后作第2次驱虫,剂量减为25mg/kg。
4.2 首次驱虫后、全群按饲料的0.1%投给磺胺6-甲氧嘧啶(该场近几年来用过此药)连用4天,10天 后又连喂3天。
4.3 调整多种维生素、禽用生长素等添加剂的用量,增喂一部分青饲料;连续投给酵母片(含量0.3g/片)1周,每只鸡1片,每日2次,饮给1×10 -6的亚硒酸钠水,每周1次。经采取上述措施后,病弱鸡逐渐康复。
5 讨论
5.1 盲肠球虫、小肠球虫是雏、中鸡常见而危害严重的球虫病。按中母鸡群之月龄看,主要是小肠球虫病,对该鸡群虽然未做粪便虫体检查,但是,就剖 检的6只鸡蛔虫较高感染强度,足以反映出鸡群中 蛔虫感染的普遍性,蛔虫较为长大的虫体,阻塞肠管,夺取营养,分泌毒素。球虫与蛔虫混合感染加剧了对鸡群的危害,是导致中鸡群发育不良的主因,在中鸡阶段有一定的代表性。
5.2 针对病原进行了驱虫及投给抗球虫药物,调整了饲料添加剂,补给酵母,这样在消除线虫和原虫危害的同时,实施辅助疗法,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肠内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的恢复。客观上起到了增强鸡群抗病能力,加速了鸡群的康复。
5.3 夏季,在鸡群平养的条件,鸡舍和运动场的地面是球虫卵囊、蛔虫卵发育的温床和传播基地。因此,预防鸡的寄生虫病,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加强驱虫措施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