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鸡常见中毒病的防治

零零社区网友  2006-11-28  互联网

1、一氧化碳中毒

  育雏期雏鸡多发生,常见发病原因是育雏室内通风不良或供暖煤炉装置不适当而引起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急性中毒的雏鸡表现为不安、昏睡、呆立、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倒一侧、头后伸,临死前发生痉挛或惊厥,剖检可见肺和血液呈樱红色。鸡一氧化碳亚急性中毒后剖检症状不明显,病鸡表现为羽毛粗乱,食欲减少,精神呆滞,生长缓慢,故不易确诊,虽在养鸡户中出现较多,但并未引起养鸡户的重视。

  防治:一般做好育雏室内通风,调好煤炉装置即可预防,怀疑雏鸡有中毒现象时,在做好雏鸡不受凉风侵袭的情况下,打开通风窗。发现中毒时,应迅速将鸡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不深的可很快恢复。

  2、真菌中毒

  贮存已久的饲料原料(如花生或花生饼粉、玉米和谷物)和成品,发霉和产生真菌毒素的可能性很大,同时鸡正常生长的温湿度条件也是垫料中的真菌能够正常生长并易于繁殖的温湿度条件。这些存在于饲料和垫料中的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通过食入、吸入或直接接触皮肤而进入鸡体,致鸡群中毒。

  真菌中毒以黄曲霉毒素中毒最为多见,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玉米、花生、稻谷、小麦、棉籽饼、麸皮和米糠等饲料原料,都易被黄曲霉菌污染。鸡采食了由这些发霉的原料配成的饲料就会发生中毒,且以2~6周龄幼鸡多发生。

  防治:鸡黄曲霉毒素中毒措施为防霉(对饲料原料干燥处理,控制水分,低温贮存)、去毒和加强鸡群饲养管理,增强其抗病力,对被黄曲霉菌污染过的仓库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对发病鸡要立即停喂发霉饲料,并用制霉菌素按治疗量连用3d,配水或拌料均可。对中毒较深的要用青链霉素控制其他继发症,但要注意鸡对链霉素的过敏症。

  3、磺胺类药物中毒

  广谱抗菌的磺胺类药物超过治疗剂量,或疗程过长,均可能引起鸡中毒。急性中毒时鸡常表现为精神兴奋,以致惊厥、腹泻。蓄积性引起的慢性中毒,常表现为精神沉郁、口渴、腹泻或便秘;蛋鸡则表现为产蛋量下降,薄壳蛋、软壳蛋增多,蛋壳粗糙,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剖检可见全身皮下或胸肌、冠、眼睑有不同程度出血斑,鸡体主要器官有不同程度出血或瘀血,肾脏肿胀,呈土黄色。

  防治:掌握好用药剂量或时间,在饲料中拌匀研细的药物,用药时给予大量充足的饮水,用药期间配合使用小苏打,一般可预防中毒。发生中毒时,立即停药,喂车前草水,同时加适量苏打,可促使药物排出鸡体,服用甘草糠水可进行一般解毒。

  4、喹乙醇中毒

  对喹乙醇的使用方法不当,如盲目加大剂量,饲料中未搅匀,可使鸡采食后中毒。喹乙醇引起鸡中毒病例各地均有发生。中毒鸡精神萎顿,缩头,排稀粪,采食减少,当鸡冠呈紫黑色后,即开始痉挛,挣扎而死。剖检时见到口腔中有粘液,血液凝固不良,消化系统糜烂、充血、出血,心肌出血,心外膜严重充血、出血。

  防治:发现中毒的鸡应首先停饲拌药饲料,并对症治疗,但无特效解毒方法。一般喹乙醇用量按照25~35g/1000kg饲料的添加量,可以防止中毒。

  5、有机磷、砷化物、磷化锌中毒

  这三类物质因常用作农药、毒鼠药而引起群养放牧草鸡、散放土鸡中毒,农村多见,而又以春季鸡到用过农药的农田附近觅食时常有发生。

  有机磷中毒后,鸡流涎,下痢,排血便,肌肉无力并伴有震颤发生,后期鸡冠变紫,窒息而死。砷化物中毒后鸡运动失调,头部痉挛向一侧扭曲,其他症状与有机磷中毒相似,最终昏迷而死。鸡磷化锌中毒时死亡较为突然,不出现任何症状。但解剖消化道时可嗅到其内容物有大蒜臭味。中毒不深的鸡走路时摇摆不定,口中流水,带大蒜臭味。

  防治:妥善保存药物,到规定的区域放牧鸡,可以杜绝上述中毒的发生。对有机磷中毒可以用阿托品皮下注射。发现得早时,每只鸡用颠茄酊喂服0.01~0.1ml。确定鸡砷中毒后,用巯基类解毒药注射,但成本较高,且药物也不是常备。磷化锌中毒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5%硫酸铜溶液清洗鸡嗉囊,也可切开嗉囊除去内容物。

  6、食盐中毒

  鸡料中经常使用加盐渍腌的海水鱼粉,或饲料中食盐
含量达3%-5%以上,或饮水中含盐量超过0.5%-0.8%以上,即可使鸡食盐中毒。鸡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4克。

  鸡食盐中毒的症状是:食欲减退,嗉囊扩大,口鼻中流出粘性分泌物,强烈口喝,大量饮水,常致下痢。病鸡精神萎顿,两脚无力或完全瘫痪,行走困难,出现神经症状。后期病鸡衰弱,呼吸困难,抽搐,最后虚脱死亡。

  防治:鸡发生食盐中毒后,应立即停止喂给咸鱼粉和食盐,大量供给病鸡清洁饮水,饲料中加喂食盐量不得超过0.5%。由于鸡的味觉不发达,对食盐无辨别能力,因此在利用食盐含量高的动物副产品时,必须加以限制,平时要充分供给饮水。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11-28/13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