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最初20周的饲养管理和生长情况,决定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生长期制定适合本场的限饲方案、管理措施、光照程序、体重模式和防疫制度。通过对温度、湿度、密度、断喙、光照等管理,使母鸡开产时具有健康的骨骼、适当的胫长、发达的肌肉、较低的脂肪沉积和适宜的体重,以达到适时开产、较高的产蛋率和持久的产蛋持续性。 1温度 雏鸡1~3日龄的温度34℃~36℃,范围以外不能超过4h,否则影响是终生的。降温从3日龄以后开始,根据季节、鸡生长情况、密度、鸡舍条件等每周逐渐降低2℃~3℃,3周后可每周逐渐降低3℃~5℃。在夏季育雏时用温度的上限,而冬季育雏时用温度的下限,高温育雏鸡体重及胫长发育差,低温育雏母鸡整齐度差,羽毛生长不良,饲料利用率降低。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出现腹泻、卵黄吸收不良、应激和脱水等问题。因此适宜的温度、温差、施温方法及施温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良雏成败的关键。 2湿度 相对湿度为60%~70%,要注意高温季节的湿度不低于40%,冬季湿度不超过80%,特别注意避免高温高湿对鸡造成的危害。 3密度 密度过大易造成鸡生长发育不良、整齐度差,球虫病、呼吸道疾病的暴发。应根据温度、湿度及时调整密度,特别在限饲中要和槽位及鸡舍条件配套。密度过高,育雏结束时,小母鸡胫长发育差、整齐度差、羽毛生长差、体重差。故应根据鸡舍的状况、接雏的季节、参照手册标准正确使用,最好冬季可高出手册10%,而夏季比手册低10%。 4断喙 断喙最佳时间,母鸡5~7日龄,公鸡10~12日龄(缓解1日龄注射疫苗、剪冠、断趾等应激)。正确的握鸡姿势大姆指轻压头背后,食指置于颈下部抵进下颌(不允许舌头伸出)、使鸡喙紧闭,头颈伸直,喙与刀片垂直(倾斜切割用6周龄后),母鸡上喙断1/2,下喙断1/3;公鸡上下喙各断1/3,切割1~2秒,灼烧2~3秒,灼烧时间过短,流血,再生点没有完全破坏,10%~15%的母鸡易再生锋利的喙。灼烧时间过长,应激大,喙变黑且平整度差、易变形。因为断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育成期限饲计划的实施及均匀度的高低,断喙前后2d,加Vk和抗应激电解质多维,采取自由采食,避免挑鸡、转群、防疫等应激。 5光照 要根据进鸡的季节、本地区日出及日落时间及纬度综合制定出生长及产蛋期的光照程序(见表),严格实施和执行。光照的强度:雏鸡2~3W/m2,建议夏季要强一些(特别是生长后期母鸡及产蛋母鸡),达到自然光照强度的1%,否则补充光照的强度达不至刺激阈。注意光照的均匀率(灯泡高度和灯泡之间的距离1∶1.5),若两排以上光源应错落交替,注意灯泡清洁度,及时更换坏灯泡,避免电压和电流过低造成光照强度过低。 光照计划的实施要和饲料过渡、管理过渡和体成熟等管理工作配合。否则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造成产蛋高峰上不去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 特别注意:育成期不能任意增加光照时间或变更光照强度,产蛋期不能任意减少光照时间或变更光照强度。18周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0g)的鸡群应推迟增加光照1~2h(产蛋大致推迟1~2周),达标后再增加光照刺激,18周龄实际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标准体重+200g)的鸡群应提前增加光照(产蛋大药提前1~2周)。淘汰后期4周的鸡群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延长光照0.5h,以促使后期蛋尽快产完。 6体重 据本场实际制定不同批次的体重模式图,按照图表及时调整每周限饲方案和限饲计划(和手册相反,手册根据鸡群体重逐周调整饲喂量)。原则是顺季前紧后松,1~6周接近下限,7~13周超过下限,14~19周接近上限,20~25周超过上限(80%鸡)。逆季前松后紧,1~6周超过上限,7~13周接近下限,14~19周超过下限,20~25周超过上限。应根据本场实际采取综合限饲(限饲方法有限质、限时、限量),限饲方法有每日限饲、隔日限饲、“五·二”限饲、“六·一”限饲四种。限饲成功与否看均匀度。它不仅指在适宜范围的数量,但所表示的均匀度存在水分,性成熟和体成熟不同步,鸡群产蛋强度较低。假若饲养的种鸡体重(在适宜范围内)晚一周或早一周,不要一味地追求在短时间内达到手册标准,应按照本场实际做。在限饲期间营养标准要高于手册10%~15%,特别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条件差的鸡舍更应高一些,因为条件差的鸡舍鸡无氧酵解加强。24周龄母鸡体重2824g,高于此标准(>2824+200g)的母鸡提前1~2周产蛋,低于标准(<2824-200g)的鸡推迟1~2周产蛋。最好是25周龄母鸡体重达3000g时进入产蛋期。以后不要一味片面追求均匀度,而一味加料或减料造成的体重波动过大。 7均匀度 均匀度是指落入标准范围内的合格鸡数,包含以下含义:抽测鸡数不低于5%的平均体重,标准体重范围内±10%的鸡越多越好,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体重波动范围越小越好。 体重分级应根据本场鸡舍条件,饲喂方式等综合制定,有的场制定大、中、小三群,有的场制定大+、大-、中+、中-、小+、小-六群。但不管哪一种限饲方法,中等的鸡落入体重标准范围内,应每周逐只称重,而小的和大的鸡每3d称一次,适宜的放入中等群。 提高均匀度的方法有:严格防疫卫生制度,制定科学免疫程序:适宜饲养密度,足够采食、饮水位置;适当的限饲方法:定期称重,随机抽样(5%~10%):及时调整鸡群;科学合理的投料方法、快速而准确的饲喂方法:公母分栏、分料饲喂。 8产蛋期 在产蛋前完成所有疫苗注射工作,产蛋准备工作完成。制定规范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方案,减少应激,给予适宜的温度(15℃~21℃),为鸡建立一个适宜的产蛋环境。坚持定期带鸡消毒(夏季喷洒百毒杀,菌毒威等,冬季用过氧乙酸薰蒸)。减少公母混群间的啄斗和有利于新秩序建立,生长期,公鸡饲养在母鸡栏中间以相互熟悉,公鸡并入母鸡应在晚上进行,公母之间不宜差别太大,有的公鸡体成熟比母鸡晚,母鸡打斗公鸡,公鸡体成熟比母鸡早,公鸡打斗母鸡,公母鸡性成熟和体成熟要同步。饲料过渡:育雏料使用时间太短,母鸡骨架太小、公鸡胫长较短,使用时间太长,母鸡骨架过大。20周时母鸡采食饲料蛋白质的累加不低于1200g,能量累加不低于92.11千焦。光照过渡、管理过渡等同步进行。见蛋后,避免地面蛋、啄蛋等不良行为,帮助母鸡熟悉环境、建立良好的行为及条件反射,以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产蛋期喂料量20周时114g,25周时140g,根据产蛋递增、蛋重、母鸡体重等加料,产蛋率达45%时155g,产蛋率每增加10%,每只鸡增加5g,直到每只鸡每天175g。产蛋率45%~50%喂高峰料,每只鸡每天175g。测定的生产指标和实际的生产指标及产蛋环境要吻合,否则产蛋率达不到高峰,母鸡过肥,产蛋持续时间短。若加的高峰料预计的比实际的产蛋率低,高峰很快会跌下去,产蛋持续时间短。 温度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温差大的季节,鸡并不表现临床症状,仅表现粪便变稀或生产水平下降。特别注意高温季节的管理。除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外,要减少饲喂量(增加饲料蛋白质1%~2%、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2~3倍)。 产蛋期减料一般从33~35周开始。产蛋前期建立的一切程序,不得随意变更。如配方、饲喂时间,饲喂数量、环境温度、卫生条件等。否则任何不良应激都会导致生产水平急剧下降。若产蛋高峰未达到80%以上,管理也不要松懈,因为维持这种产蛋率的时间越长,总产蛋数会适当弥补高峰未上去的缺陷。疾病性因素除外,产蛋期减料,高峰2~3周后开始减料,每周每只减2~3g,不要在气温低或鸡体况不好的情况下减料,以后每周每只减1g。根据母鸡体重、产蛋率、蛋重减料也是一种方法,各场应根据自己熟悉的情况执行。在45~50周龄,最好再注射ND+1BD,这样能保证仔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产蛋后期应注意公鸡体重及腿病,注意受精率、孵化率。产蛋期有条件的可实行公母同栏分饲,有利于公鸡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减少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