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茵蒲清肝散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效果

网友投稿  2006-01-16  互联网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4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2周龄以内的多见。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据统计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从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笔者采用茵蒲清肝散对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群进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受试动物及临床症状?

选贺州市八步区农村个体养鸭场饲养的发病雏鸭。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病程发展迅速。病鸭缩头拱背,行动呆滞,不久即伏地不愿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些病鸭腹泻,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双脚呈痉挛性运动,头后仰,似游泳样,翅膀下垂,呼吸困难,头颈扭曲于背部,腿伸直向后张开,最后衰竭而死。?

2. 病理剖检?

肝肿大,质地柔软且脆,色泽淡红或呈斑纹状,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有时肝脏有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有时肿大,外观也可看到斑纹;多数病例肾脏充血、肿胀。

?

3. 药物及用法?

茵蒲清肝散:茵陈200 g,蒲公英200 g,白花蛇舌草200 g,板蓝根50 g,金银花60 g,黄连35 g,栀子35 g,龙胆草35 g,柴胡30 g,防风30 g,钩藤30 g,黄芪40 g,麦芽35 g,甘草20 g。部分药物经分别炮制处理后,混合粉碎,分装备用。用时加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煎25 min,取汁冷却后供雏鸭饮水,药渣拌料喂鸭。对严重病鸭取药汁灌服,每只雏鸭每天用原生药1.0~1.5 g,连用3~5天。?

4. 结果?

用茵蒲清肝散共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600例,死亡24例,治愈率为96%,同时复方病毒清治愈率为81.33%。?

5. 推广防治试验情况

?

2000年3月至2004年10月,在八步区用茵蒲清肝散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病鸭群83群共133 885只,用药3天后死亡5 355只,治愈率为96%,病鸭群一般在用药治疗3天后停止死亡。

?

6. 讨论与体会?

6.1 茵蒲清肝散由茵蒲清肝饮加白花蛇舌草、钩藤等中草药组成,临床上用于防治肉鸭、蛋鸭等不同品种的雏鸭病毒性肝炎,具有疗效迅速,治愈率高的特点。复方病毒清对该病也有良效,但疗效明显不如茵蒲清肝散。?

6.2 中兽医理论认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由于外感疫毒导致的肝胆实热和湿热泄泻。热极则生风,肝风内动,在临床上就表现为昏迷痉挛、抽搐、腹泻等症状,在治疗上应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熄风止痉,舒肝化滞,增强雏鸭机体抗病力。茵蒲清肝散中的茵陈、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板蓝根、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连、栀子、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退热、升举阳气;防风、钩藤祛风止痉;黄芪补气升阳、托毒排脓、利水消肿;麦芽舒肝化滞、消食和中;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

6.3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一周龄以内的患病雏鸭发病急、死亡快,用茵蒲清肝散的防治效果稍差。?

6.4 本方剂若在无粉碎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水煎取汁,疗效相同。建议每剂总量1 000 g,加水10 kg,浸渍50 min,煮沸后文火煎25 min,候温,冷却即可,剂量与散剂相同。 ?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6/129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