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禽痘的防治

网友投稿  2006-01-12  互联网

禽痘是由禽类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体表无毛处皮肤痘疹或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黏膜的纤维素性坏死形成假膜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疫病。

  一、流行病学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由脱落和碎散的带毒痘痂在空气中散布,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带毒的蚊子和体表寄生虫的叮咬也能传播,蚊带毒的时间可达10~20天。

  鸡、火鸡、鸽易感。其中鸡最易感,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鹅以及金丝鸟、麻雀等也可感染。鸡、火鸡和鸽潜伏期为4~10天,金丝雀为4天。

  二、临床症状

  根据侵害部位可分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

  1、皮肤型又称痘疹型,此型最常见,以无毛或少毛处如头部(包括鸡冠、肉髯、口角和眼眶)、翅内侧、腿、胸腹部及泄殖腔周围形成一种特殊的痘疹为特征。

  2、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多发生于幼鸡。在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上发生痘疹,最初为灰白色小结节,之后增大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不易剥离的假膜(故称白喉)。严重的,眼、鼻和眶下窦也受侵害(眼鼻型鸡痘),死亡率较高。

  3、混合型皮肤和黏膜均受侵害,病情较严重,死亡率高。

  4、败血型极少见,以严重的全身症状开始,继而发生肠炎,病鸡多为迅速死亡或转为慢性腹泻死亡。

  三、病理变化

  病毒侵入皮肤或黏膜后,首先在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引起细胞增生肿胀,而后形成结节。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和水肿。常因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黏膜上皮细胞化脓和坏死,形成大量含有纤维蛋白复合物的假膜。病毒血症一般发生在感染后2~5天。少数病例的病毒可随血液循环到达远处皮肤和黏膜中引起新的皮肤黏膜痘疹或者内脏病变。

  四、防治

  平时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新引进的鸡应隔离观察,证实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加强饲养环境的灭蚊工作,加强鸡笼的整修,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从而造成鸡体易感。

  对往年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应采用鸡痘疫苗免疫接种。一般采用两次免疫(第一次在10~20日龄,第二次加强免疫在3~5周后)。

  发现本病后,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鸡和同群鸡,其他健康鸡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鸡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搞好清洁卫生。(李刚)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2/12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