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2003年全球禽病一览

网友投稿  2006-01-12  互联网

曲霉菌病 本病由于吸入霉菌孢子所致,会造成呼吸道的损伤,引起呼吸困难。偶尔可见脑部感染的病例。幼雏因孵化场的污染而发生曲霉病,另外其他鸟类亦会因污染的垫料、谷物而感染。该病无治疗方法。鸭、火鸡和玩赏鸟对本病比鸡易感。

念珠菌病 本病由白色念珠菌属酵母菌所引起,主要病变在口腔及嗉囊,亦称鹅目疮。本病具高度的传染力,通常感染家禽,玩赏鸟和雏禽也会感染。无明确的症状,但解剖时,常可见嗉囊上有满布白色菌落。本病可使用硫酸盐治疗。

毛囊癣 此病为真菌感染,病原为Trichophytonmegninii。病鸡的鸡冠和肉垂上会有浅灰色介癣般病灶。该病以白冠而得名。

霉菌霉素中毒症 是由有毒真菌代谢产物所致的一种疾病。真菌毒素相当稳定,长期地滞留在饲料中。其影响从一般性的轻微发病至实质性的死亡。发病症状包括食欲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饲料缺乏适口性),精神萎靡,下痢,口渴,衰竭,生长速度下降,产蛋率下降,出现免疫抑制。

发病后通常对肝、肾等器官产生损害。家禽发病时比较难以诊断。另外要防止贮藏的饲料中有霉菌生长。无特效药治疗,补充维生素有利于缓和病情。

黄曲霉霉素中毒 通常是由于饲料原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所致。毒素主要是由真菌性黄曲霉菌产生的,中毒时会有嗜睡、食欲降低等现象,最终致死。有时会有后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且经常有腹水。火鸡和鸭对本病特别敏感。

4 营养代谢病

维生素缺乏症 不当的摄入和利用维生素,会导致家禽的生产能力降低,继而发病。其症状非常广泛。现今饲料配方中皆含有均衡稳定的维生素,一般很少发生维生素的缺乏。

脑软化症 本病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或维生素吸收利用出现障碍,造成脑部的损。大多发生于雏禽,临床上可见一些神经症状。硒缺乏及脂肪的酸败亦与本病有关。

渗出性素质 主要发生于年轻的鸡和火鸡。主要以在皮肤和肌肉的下层集聚凝胶状的黄色液体为特征,此病通常与维生素E和硒的缺乏或不平衡有关。

脂肪肝肾综合征 多发生于1~4周龄的小鸡,通常与生物素的缺乏或代谢障碍有关,通常造成发育良好的鸡只忽然死亡。在玉米饲料日粮中补充生物素可改善。

蛋鸡脂肪肝 肝脏破裂出血使病鸡突然死亡。多发生于体重过肥的鸡只,尤其是高温季节饲喂过多脂肪的鸡。治疗较困难,补充维生素对缓解病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帮助。

脂肪中毒综合征 毒性主要由贮藏和加工动物脂肪不当而造成的。中毒后导致腹水、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猝死综合征 本病主要感染肉种鸡,死亡率每周在0.5%~8%,且多数鸡都死在喂料时。没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研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矿物质的不平衡有关,主要是低钾。日粮中每吨饲料补充3.5千克的碳酸钾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佝偻病 年轻的家禽骨质软化。按适当比例添加钙。磷和维生素可预防本病的发生。目前该病不常见。

笼养蛋鸡疲劳症 通常发生于高产笼养蛋鸡。病禽有肢体麻痹、容易骨折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因饲料中缺乏钙或磷所致,但饲喂正常饲料也常发生本病。维生素D3和磷的补充可改善病情。

出血性综合征 病因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维生素K的缺乏有关。在投喂磺胺类药物后可能会发生,因为磺胺类药物会增加鸡只对维生素K的需求。病鸡表现不安,整体是病态,虽然偶有死亡但外观并无明显的病态。

营养性肌肉萎缩症 以肌肉的变性和坏死为主要特症,也称白肌病。该病雏禽更为多见,但在成年鸡和雏鸭也可见到,这主要与日粮中较低水平的维生素E、蛋氨酸和胱氨酸有关。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起到预防的作用。该病的发生常与渗出性素质相关联,同样也存在维生素E缺乏问题。

卷趾病 本病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鸡和其他雏禽,病因由于缺乏维生素B2所致,目前已少见。

黑舌病 由于缺乏烟酸而导致口腔及上喉部的发炎及坏死。目前该病已少见。

5 寄生虫病

球虫病 致病原为Eimeria属,其中有7种对鸡有致病性,火鸡有5种,鸭有1种,其他的种类还会感染鹅及玩赏鸟。肠道的所有部位都有可能被感染。本病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利用现代的球虫药加入饲料中能控制本病,但其仍时有发生,原因在于饲料中的药物剂量不准确,加上喂饲小麦日粮使食欲下降。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药物皆能提供有效治疗,而卵囊对许多消毒剂有抵抗性。诊断上必须谨慎。目前有减毒球虫疫苗可用来预防鸡的球虫病。

滴虫病 由寄生虫Trichomonas gallinae造成的口腔黄色病变。在鸽子中发生的机率高于禽,它还引起玩赏禽盲肠的损伤。治疗与预防参照组织滴虫病。

组织滴虫病 又称黑头病,它是火鸡的一种重要原虫病,一般玩赏鸟和鸡也会发生。其症状包括倦怠、虚弱。排黄色稀便,有时会引起死亡。地美硝唑能有效地预防本病。

蚤 为一棕黑色具跳跃性的昆虫,于低劣的环境条件下繁殖。

蠕虫病 指许多寄生于禽类的圆虫(roundworms)。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盲肠蠕虫,一般来说并无大碍,除非寄生的数量太多。张口蠕虫:造成功维和玩赏鸟开口呼吸、咳嗽,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Hair worms( Capillaria):寄生于肠道,很快地造成病鸡严重的消瘦,产蛋率下降。大的圆虫(Ascaridia)、Gape worms及Hair worms。会造成家禽显著的死亡,而它们很少在蛋中被发现。不过就人类消费而言,可对蛋鸡饲料日粮在许可范围内进行处理。

六鞭毛虫病 六鞭毛虫病是一种寄生于火鸡、玩赏鸟肠道的原虫病,它引起水样下痢、抑郁、消瘦,直至死亡。本病偶尔发生于鸡。其治疗和预防方法同组织滴虫病。

住白细胞虫病 主要由吸血昆虫将寄生虫带至家禽体内的结果,易导致食欲下降,严重时引起贫血。目前英国没有这种病的正式报告,但笼养的鸟类曾出现过。

虱 寄生于皮肤的一种寄生虫,尤其是肛门周围和翅下最常见。寄生虫的量太大时,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其种类包括鸡体虱、鸡头虱、翼虱等。其他种类会寄生在火鸡和鹅等身上。治疗困难。

螨 吸血寄生虫刺激禽类,易导致其贫血、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生产常遇到鸡皮刺螨,白天它从禽身上获取营养,夜晚在缝隙中休息。而北方羽螨禽恙虫常年生活在禽体表。另外还有一类鳞脚恙虫专门咬动物的腿部。气囊螨常年寄生于禽类的肺和气囊。螨通常生活在肮脏的环境条件下。用杀螨剂多次处理效果明显。

家禽疟疾 在热带地区原生动物的感染主要靠蚊子传播。疾病导致生产下降,家禽死亡。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此病在英国的危害性不大。

类淀粉样病 通常发生于成年鸭,病因不明。本病会引起内部器官的损伤。

主动脉破裂 主要的血管破裂引起内出血,造成病畜突然死亡。本病多发生于体重较大的火鸡、肉种鸡,偶尔在阉鸡、年轻的火鸡及商品蛋鸡中出现。本病通常发生于生长较好的个体,目前尚无特效药进行治疗及预防。

腹水症 本病多发生于肉鸡,发病日龄从几日龄至屠宰前。其死因主要是由于心脏衰竭导致腹腔积聚大量液体,使得心、肝及肾不正常。在早期有时是因肺脏受损所致。目前虽无特效药治疗,但可以通过改善环境的温度、光照、通风及饲料而使症状缓和。

心肝炎感染1~4周龄的火鸡,且通常是生长较快的体重较大的公禽,死亡时呈仰卧姿态。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剖检发现胸腔有腹水,且心脏肿胀。

健炎 包括长骨变短、变厚且关节肿大、弯曲,进而造成韧带脱位。常见骨骼形状改变的情形,如双脚扭曲。对小鸡而言,可能是因缺锰所致,但并不多见,且仅局限于小鸡。在火鸡上,常由于支原体感染及孵化温度过高所致。

脉络膜网膜炎 火鸡和蛋鸡发生瞎眼的症状,患眼如毛玻璃片,造成病禽在归巢和觅食的困难。本病不常发生,原因不明,无治疗方法。

弯趾病 多发生于肉用家禽,也见于蛋种鸡的公鸡,与其他一些腿部疾病伴随发生。病因不明,可能含有遗传因素。而红外灯保温育雏会促使含弯趾症因子的小鸡显现弯脚症的症状。

皮炎 主要是皮肤方面的炎症。通常与泛酸缺乏有关,也可能为受细菌感染皮肤伤口所致。

卵费性腹膜炎 由于整个蛋或破掉的蛋滞留在体腔内所引起,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在产蛋早期,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股骨头坏死 生长快速的鸡只发生单脚或双脚的骨髓炎时,侵害到股骨的头部和颈部所致,造成病鸡破脚,致使生长速度降低。细菌感染会在骨头中形成小脓疡,病毒也会侵犯骨头。管理上应将发病鸡饲养于较为舒适的地板上,而泰乐菌素可用于预防。

肉鸡瘫痪综合征 怀疑为24日龄以后的肉鸡感染急性马立克病所致。感染鸡群症状与传染性法氏囊炎相似。肉鸡表现为跛行,不能站立和采食。l日龄注射马立克苗可有效控制该病,保持肉鸡舍后期的环境卫生也很重要。

跗关节灼伤 肉鸡和肉用火鸡较多见。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垫料中含过高氨气有关。导致屠体品质下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生产上应进行细致科学的管理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输卵管淤塞 亦称为Egg bound,指蛋阻塞输卵管,排不出来。在一些禽种中发生率较高,治疗通常无效。

角膜结膜炎 因禽舍内的氨气过高而造成角膜溃疡所致。发病时鸡只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眼。治疗时,必须减少禽舍内的氨气量,并投喂抗生素预防二次细菌感染,恢复时间较长。饲养者应注意长期工作于含氨好的环境下,不易察觉氨气量过高。

俄勒冈肌病 该病例在种火鸡屠宰时可看到,而且常发生体重较大的火鸡,肉种鸡和阉鸡也偶尔发生。胸肌的深部发生变性,呈绿色。肉品检测时很难检测到上述症状,但它对胴体的品质影响却较大。发病原因与过量运动导致肌肉血液供应不足有关。无特效药治疗与预防。

嗉囊下垂 常发生于鸡与火鸡。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马立克病和酵母菌感染有关。感染时零星发病与全群发病皆有可能,无特效药治疗。

圆心病 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感染2周龄左右的火鸡。无典型症状,一般死前有突然性的抽搐。剖检发现心脏体积增大、变形和变色。诱病因素包括钠和早期使用的痢特灵。本病对成年鸡群也有感染。

腓肠肌腱断裂 在阉鸡、成年鸡中出现“绿腿”。早期日粮中降低蛋白质水平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病症表现为在膝部以上出现胜断裂,还可见到一个绿色的肿胀。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性腱鞘炎有关。

济癣股 脾厌引起非特异的皮炎。病因不清楚。发病后易导致肉品质的严重下降,无治疗方法。

尖峰死亡综合征 主要引起3~4周龄的肉鸡的死亡率快速上升,直至超过10%。病因尚不清楚,怀疑是病毒感染。本病与在低血糖条件下并导致应激有关,主要感染小公鸡。

脊椎滑脱症主要感染3~6周龄的肉鸡,特别是快速生长的品系。病鸡蹲坐在自己的跖关节上,姿态如脊柱畸形。可能与股骨头坏死相混淆。

肝点状坏死综合征 主要发生于散养和笼养的24~30周龄的家禽,导致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剖检发现肝坏疽,并有许多小白点。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细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用抗生素有效。目前该病很少发生,要区别于急性出血性败血症。

饥饿性衰竭死亡 主要发生在刚出雏的小鸡。原因主要是没有喂料和饮水。主要与小鸡体质过弱、不当的管理等有关。

肿头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头部的肿胀,特别明显的是眼睛周围。病因可能是大肠杆菌、IB、ART以及其它病毒所致。发病后常导致严重的损失,无特效药治疗。通过疫苗控制病毒是可行的。

胫骨软骨发育异常症 主要指在肉鸡、肉用火鸡及鸭中观察到骨骼畸形等症状,这将导致肉禽品质的下降。病因不清楚,可能与快速生长及钙磷比例不平衡有关,无特效药治疗。

扭转腿 在肉鸡或火鸡群中出现一些骨骼畸形的鸡,最终导致胴体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许多因素可促使该病例的形成。

鸡泄殖腔炎 泄殖腔发炎并伴有难闻的臭味。以前较为普遍,现在较为少见。可能是一种传染性性病,病因尚不清楚。无特效药治疗。

恶癖 表现为同类相食、吃蛋、啄羽和啄肛。主要原因是管理措施较差、饲喂方式不当以及环境条件恶劣所造成的。控制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很有必要,同时可以通过减少光照强度、使用抗啄癖药以及对病鸡进行修喙以协助其纠正。

内脏痛风 肉鸡和产蛋鸡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表现为肾脏的衰竭、肿胀,充满尿酸盐。同时尿酸盐还会在其它器官、肌肉和关节中富集。鸡群发病后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病因不清楚,可能与IB的感染或日粮钙(超过0.8%)的比例过高有关。

急性碎死症候群 就地翻滚是该病的典型症状。生长状况良好的家禽易发生,并伴有脂肪肝和肾脏症候群,急性心衰竭的状况常发现在屠宰前三周,死亡率约0.5%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体内钾、钠、氯离子的水平有关,最近的报告显示离子的不平衡可能导致心室纤维性振颤。

传染性矮化症 也称为生长迟缓综合征、直升机病和吸收不良症候群,病因尚不清楚,怀疑可能与病毒感染侵入肠道,造成胰腺变性有关。临床10~14日龄的肉鸡会发病,表现为生长迟缓、羽毛松乱、死亡率上升及粪便中含有脂肪,且发病鸡的体重大约只有正常的一半。目前仍无治疗或预防方法。早期易发生高的死亡率,生产除肉鸡外,小母鸡、火鸡及珍珠鸡都有可能发生。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2/12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