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防止蛋用种鸡啄癖的措施

网友投稿  2006-01-12  互联网

集约化饲养的鸡群,无论是产蛋鸡,还是后备鸡都可能发生啄癖,而发生啄癖的原因正是鸡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良反应,不良的内外部环境刺激易诱发啄癖的产生,因此应当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科学喂养,减少各种不良的应激刺激,为种鸡创造最适宜的生态环境,减少啄癖的发生,提高生产性能,获得最佳的生产效益。一般说来,种鸡啄癖是由于鸡的营养不平衡、疾病、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下面从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鸡的营养需要,适时调整日粮?

1?调整日粮配合比例,使饲料中动物性饲料达到5%~10%,粗蛋白质的含量在雏鸡中保持18%~22%,青年鸡保持14%~17%,鸡群产蛋率达到80%以上时为18%,产蛋率90%以上时为19%。

? 2?饲料在贮运过程中要保持干燥、低温并注意避光,不要与矿物质添加剂一起存放,以避免维生素添加剂氧化分解,并以短期内用完为好。?

3?鸡体内由于不能贮存钠、锌、硫,且植物性饲料中含量甚微,故需要经常在日粮中添加食盐、硫酸氨才能满足鸡的生理需要,一般食盐喂量以占饲料的0?3%~0?5%为宜。?

4?养鸡户应当使用全价饲料,对于不合理的加工工艺要做适当调整,注意均匀度,对添加剂微量元素等应搅拌均匀方可使用。?

二、加强管理,减少各类应激?

1?制定一系列光照制度,合理降低照度。一般以5~10勒克斯低照度较好,既节省电力也不会发生啄癖。对于产蛋鸡一般给予10克勒克司的照度,如能使光线均匀,5?4勒克司足以维持母鸡最高的产蛋水平。制定系统人工光照制度,应遵循光照时间在生长期不宜延长,在产蛋期不宜缩短的原则。有人曾建议用红光育雏以减少啄癖,但其有效照度不大,还可能有害,因此一般还是用白光。?

2?从4周龄就要开始对鸡控制喂料,调整日粮配方,但要根据此时鸡的生理状况和体重是否达标而定。在此阶段应注意鸡的体重,通过限制饲喂,延迟性成熟,一般可以使性成熟延迟5~10天,以保证骨胳充分发育,提高生产性能。?

3?加强管理科学喂养,不同天龄、品种的鸡群绝对不能混群喂养,同时要合理配置饲料槽、饮水器,保证正常供水、供料。?

4?对于受伤出血的鸡要及时剔除,涂以龙胆紫,伤愈后放回鸡笼。?

5?密度对于雏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较大影响。密度大,生长慢,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死亡数也会增加;种用雏鸡以小群饲养为好,通常每栏放置500~700只,公母雏分栏养育。白壳蛋系种用公母鸡每只鸡占地面积分别为0?093平方米、0?079平方米,褐壳蛋系种用公母鸡每只鸡占地面积0?116平方米、0?093平方米;而笼养育成鸡的密度白壳蛋系蛋用母鸡到14周、18周、22周龄分别为232平方厘米/鸡、290平方厘米/鸡、389平方厘米/鸡,褐壳蛋系蛋用母鸡14周、18周、22周龄分别为277平方厘米/鸡、355平方厘米/鸡、484平方厘米/鸡。?

6?鸡是一种代谢旺盛的禽类,呼吸频率高,代谢强度大,故需改善通风条件,保证舍内有大量新鲜空气。与此同时,可通过对鸡场区绿化,改善鸡群小气候,净化空气,避免太阳强光对鸡直射。?
三、加强疾病预防,减少寄生虫引起的啄癖?

寄生在种鸡羽毛中的鸡羽虱及螨,因其吸食血液而使鸡感觉奇痒骚动不安,进而引起啄毛,故对鸡体外寄生的鸡羽虱及螨等要及时处理。笔者曾采用溴氰菊酯(法国产,含量25克/千克)1毫升/千克水与敌百虫50克/5千克水,用热水充分溶解后混合喷雾,杀虱率达100%,且无副作用,成本低廉,有效时间长,鸡群采食,饮水正常。?

四、断喙?

目前防治鸡啄癖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育雏期给雏鸡断喙。有条件的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应准备专用断啄器(切嘴机),无条件可用300~500瓦电烙铁代替。断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烧灼法,多用于肉用仔鸡,在一天龄实行;另一种是切除法利用热刀片对鸡喙连切带烙,这种方法多用于蛋鸡。一般在5~9天龄作第一次断喙,断喙的质量要求为刀切断其上喙的1/2,下喙切断1/3,并将切断端处灼3秒钟,以防出血不止。到10~12周龄后备母鸡上笼前还应检查一次,挑出漏断或断喙不良的个体进行修整,以确保上笼鸡质量。在断喙前后应注意,为减少断喙时的出血,在断喙前一天开始在饮水中添加1%~2%的速补14复合维生素添加剂,连用3天;停止限喂和接种各种疫苗;保证雏鸡能够有充足的饮水,应用乳头饮水器的鸡群,在保留真空饮水器3~5天;为使断喙后雏鸡能够采食饲料,料槽中的饲料三天之内应比平时多添一些,以免啄食槽底而疼痛影响足够采食,同时要谨慎作业,避免各种干扰。?
断喙是一种极端施,不易再生,防止恶癖效果好,同时还能减少饲料飞溅的损失,鸡群安静休息,减少能量耗,有效改善鸡的饲养环境,故常为养鸡生产者使用。?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2/12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