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肉用仔鸡饲养管理(一)

网友投稿  2006-01-12  互联网

雏鸡出雏

研究证明不同的种鸡品种和品系,出雏的时间也不同。整个孵化过程所需的确切时间取决於下列几个因素:

种鸡群的日龄

种蛋的存放时间

孵化器的种类

在雏鸡预计从出雏器中取出的前几个小时,要检查雏鸡。这一点在不同品种的种鸡或不同日龄的种蛋在同一天出雏时尤其重要。

应在 5% ~ 10% 的雏鸡稍微还有潮湿羽毛时出雏。

雏鸡若不能及时出雏就会脱水,这样雏鸡日後就会出现:

体重降低

均匀度、生长速度差

饲料转化率较差

死亡率/致病率增大

免疫接种後反应强烈

事实证明孵化厅内通风不良会导致鸡只生长过程中产生腹水症。要确保孵化设施具有良好的通风,孵化器和出雏器要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

要根据下列标准为孵化厅内所有的区域提供足够的通风。

<--mstheme-->

每千只鸡或蛋/分钟新鲜空气量

( 立方米 )<--mstheme-->

区 域<--mstheme-->冬 季<--mstheme-->夏 季<--mstheme-->

孵化间

出雏间

雏鸡工作间

储蛋间<--mstheme-->

0.22

0.62

0.70

0.06<--mstheme-->

1.41

3.20

4.20

0.06<--mstheme-->

雏鸡质量

如有可能,所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经检验无鸡白痢、鸡伤寒、霉形体败血病 ( MG ) 和霉形体滑液囊炎 ( MS ) 的父母代种鸡群。

雏鸡应对普通病毒性疾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及新城疫病具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所孵化的种蛋蛋重不得低於 52 克。

如用较小的种蛋进行孵化,要将这些雏鸡与较大种蛋孵化的雏鸡分开饲养。

雏鸡应:

大小均匀一致

灵敏

活泼

无畸形

无脐带闭合不良和脐带感染症状

雏鸡胫部应光亮、丰满、不乾燥枯萎。通常胫部皮肤出现褶痕,即表明鸡只已脱水。

不能达到这些质量标准的雏鸡应在孵化厅淘汰。

生物安全

无论何时如有可能,距离相近的鸡群应为同一日龄,以防止疾病问题。

杜绝不必要的来访人员,出入鸡舍的人员应穿着洁净、经过消毒的靴子和工作服。如需接触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先走访日龄最小的鸡群。通常最後走访存有疾病问题的鸡群。

在所有鸡舍入口设置盛有乾净消毒剂的消毒盘及鞋刷,用以擦洗消毒入舍人员的工作靴。

要采取措施控制害 、鼠类、野鸟、苍蝇及其它已知为疾病传播媒介的昆 。

鸡舍准备

在美国或其它国家,如前一批鸡未发现疾病问题,其用过的旧垫料可重复使用。但在雏鸡入舍前必须清除结块的垫料并在旧垫料表层铺设一层新垫料。

清舍後要用水冲刷屋顶和侧墙,这样可湿润垫料,减少清除垫料时引起的尘埃。

要把旧垫料移出至鸡场至少 1.5 公里以外的地方,不要在鸡场附近堆放或散播。

用高压水冲洗并消毒鸡舍内部、贮料塔或所有设备。

冲洗後要使所有设施及设备完全乾燥。

鸡舍地面要铺设 5 厘米厚的新鲜垫料,垫料必须无霉菌以防止霉菌病的发生。

雏鸡入舍前要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确保这些设备运转正常。

要提前启动舍内热源,以便使垫料温度达到 29 ~ 31℃。在寒冷季节,通常要在雏鸡计划到场前 24 小时就开始加温。事实表明,雏鸡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凉,可严重降低肉鸡的生长潜能。

雏鸡到达前几小时,将饮水器注满饮水。使雏鸡进舍时,水温可达到 25℃。

使用开放式鸡舍 ( 自然通风 ),鸡群密度不应超过每平方米 20 ~ 22 公斤。如使用环境控制鸡舍,饲养密度可增至每平方米 30 ~ 33 公斤。

<--mstheme-->饲 养 密 度<--mstheme-->屠宰时平均活重

( 公斤 )<--mstheme-->

每平方米只数<--mstheme-->环 境 控

制 鸡 舍<--mstheme-->

常 规 开

放式鸡舍<--mstheme-->

1.0

1.5

2.0

2.5

3.0

3.5<--mstheme-->

33

22

17

14

11

9<--mstheme-->

22

15

11

9

7

6<--mstheme-->

入 雏

最理想的是雏鸡出雏後 6 ~ 12 小时即被安置在育雏伞下饲养。出雏与入舍间隔时间愈长受到不良影响的雏鸡就愈多。

如有可能鸡群中所有鸡只应来自同一父母代鸡群。

MG、MS 呈阳性反应的父母代所生产的雏鸡不得与阴性反应的雏鸡混养。

要从运雏车上小心搬运雏鸡盒并在育雏护围外放置正确数目的雏鸡盒。

将雏鸡放置於育雏伞下,用完的雏鸡盒叠放在合适的地方,便於搬出鸡舍销毁。

.待雏鸡饮水 2 ~ 3 小时後再开始喂食。

特别是在第一周或前 10 天每天要经常巡视鸡舍,以确保雏鸡正常饮水和采食。

舒适的雏鸡十分安静,无喧闹之状。雏鸡免疫或受到其它应激後,有必要暂时升高舍内温度。

.每周大约降低舍温 3℃ 直至并保持在 21℃为止。

免 疫

为确保鸡群健康,根据鸡场所处的地区及鸡群的需要,制订免疫计画是必不可少的。免疫後需进行血清学监测以确保疫苗有效地发挥作用。免疫程序需定期进行调整,任何变更 ( 增、减、免疫时间及方法 ) 必须徵得兽医同意。

遵照疫苗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贮存并使用疫苗。对每种疫苗的生产日期、类型、使用日期、生产厂家、产品系号及失效日期都要做好记录。

对肉鸡免疫而言,常用的方法是饮水免疫。采用这种方法免疫时,应在 24 小时前,停止在饮水中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以防其降低或破坏疫苗效力。

在饮水中投放活苗以前,应加入脱脂奶粉 ( 每 40 升水加 100 克奶粉 )。脱脂奶粉可使疫苗悬浮在水中并有助於中和水中少量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育 雏

.育雏期间的温度对控制腹水症的发生至关重要。下表列出的是建议使用的温度。

<--mstheme-->育 雏 温 度 (℃)<--mstheme-->日 龄<--mstheme-->使用育雏伞<--mstheme-->整个鸡舍供热

( 无保温伞 )<--mstheme-->

育雏伞下<--mstheme-->育雏伞周围<--mstheme-->0 - 7

8 - 14

15 - 21<--mstheme-->

32 - 35

29 - 32

27 - 29<--mstheme-->

27

24

24<--mstheme-->

29 - 31

27 - 28

24 - 26<--mstheme-->

可利用至少鸡舍的一半空间进行育雏。

在鸡群尚未感到拥挤之前,允许其在整个鸡舍活动。一般来讲,利用部分鸡舍进行育雏的时间不可超过三周。

育雏伞:每个育雏伞可饲养 500 ~ 750 只雏鸡

使用育雏伞育雏,应使用护围确保雏鸡不离开舒适的环境。育雏护围应 30 ~ 45 厘米高,并距育雏伞边缘 60 ~ 150 厘米。

每天逐渐扩展育雏护围并将育雏所用料盘和饮水器移向常规饲喂和饮水设备。鸡只 7 ~ 10 日龄後停止使用育雏护围,必须根据雏鸡是否太热或太冷的表现调整育雏护围的大小。

雏鸡过於拥挤或扎堆表明育雏温度不当或有贼风存在。

中心供热系统:每平方米最多 21 只雏鸡

许多地方现在采用供暖风系统育雏。使用此方法鸡只不可能在冷或热时接近或远离热源,因而温度必须适宜。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2/12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