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蛋鸡“三节”日粮配方的研究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2  互联网

胡振声 孙秉忠 李学伟 谢春林

当前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饲料“三高一低”(高磷、高氮、高Na,Cl、低能)现象,造成P、N污染环境和因鸡饮水超过自身生理需要的钠中毒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蛋鸡的营养调控,节水、节磷、节氮,减少环境污染。“三节”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l。

表1 蛋鸡“三节”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周龄




项目







玉米(%)
68.00
75.50
80.00
80.00
72.50
73.09

大豆(%)
23.50
15.60
8.92
12.20
19.60
16.10

赖氨酸(%)
0.06
-
-
-
0.06
0.04

蛋氨酸(%)
0.03
-
-
-
0.06
0.02

磷酸氢钙(%)
1.70
1.44
1.16
1.46
0.83
0.72

石灰石粒(%)
1.26
1.20
1.42
4.0
8.3
9.4

碘盐(%)
0.14
0.13
0.13
0.13
0.16
0.16

碳酸氢钙(%)
0.27
0.31
0.32
0.32
0.27
0.27

泛兴多维(%)
0.1
0.1
0.1
0.1
0.1
0.1

泛兴矿微(%)
0.1
0.1
0.1
0.1
0.1
0.1

填充物(%)
3.84
5.22
7.85
1.69
-
-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
100

营养成分







代谢能(MJ/kg)
11.75
11.70
11.70
12.00
11.45
11.45

粗蛋白质(%)
16.8
14.6
11.4
12.2
14.6
13.3

赖氨酸(%)
0.80
0.56
0.42
0.49
0.69
0.60

胱氨酸(%)
0.32
0.26
0.22
0.23
0.28
0.25

蛋氨酸(%)
0.30
0.23
0.20
0.21
0.31
0.25

苏氨酸(%)
0.68
0.53
0.37
0.44
0.47
0.50

色氨酸(%)
0.17
0.16
0.13
0.13
0.18
0.16

非植酸磷(%)
0.40
0.35
0.30
0.35
0.25
0.23

钙(%)
0.90
0.80
0.80
1.08
3.25
3.60

氯(%)
0.12
0.11
0.11
0.11
0.13
0.13

钠(%)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1 节磷

l.l 产蛋鸡采用NPP(非植酸磷)计P(表1),比用TP(总磷)和通行的AP(有效磷)计P均有显著节磷优势,从而降低了P对环境的污染。采用NPP、AP和TP的计P方法设计配方时磷含量详见表2。

近年产蛋鸡采用NPP,而使磷的需要减少,大幅度降低无机磷补充量,其磷含量下降至0.4%左右。自1994年以来的生产实践证实利用 NPP 0.25%、 ME 11.50MJ/kg的日粮喂产蛋鸡安全可靠,并可减少 P对环境的污染。用 NPP的节 P效果相当于加 300U/kg植酸酶的作用,故在此基础上添加植酸酶会获得更加节P的效果。

表2不同计磷方法的配方中磷含量和磷酸氢钙用量对比




周龄




阶段







配方中P含量







NPP(%)
0.40
0.35
0.30
0.35
0.25
0.23

AP(%)
0.40
0.35
0.30
0.35
0.33
0.32

TP(%)
0.70
0.60
0.50
0.58
0.60
0.60

配方中CaHPO4(含P按6%计)用量







NPP(%)
1.70
1.44
1.16
1.46
0.83
0.72

AP-1(%)
1.85
1.61
1.37
1.65
1.49
1.45

AP-2(%)
1.74
1.51
1.27
1.54
1.38
1.34

AP-3(5)
1.85
1.43
1.03
1.28
0.61
0.62

TP(%)
2.29
1.87
1.44
1.81
1.82
1.91




1.2有效磷在日粮中有3种计算形式:①AP-l日粮中的 AP由植物磷 × 30%+无机磷(包括动物磷在内)计算而来;②AP-2是由配方内不同植物性饲料所含磷的生物学利用率计算而来。现在可由2000年.中国饲料数据库饲料成分表中查得,直接供计算用;③AP-3不同阶段鸡对植物磷的利用率,表现为鸡龄越大利用率越高。共分4个阶段,其植物磷利用率分别为:0-6周龄30%,7-12周龄40%,U周龄至开始产蛋为50%,成年鸡75%(胡振声1979)。AP-3国内仅我所采用。采用 AP- l、AP-2、AP-3的计 P方法设计配方时,配方中磷酸氢钙用量详见表3。

1.3 从节省无机磷出发,产蛋鸡日粮宜采用NPP或本文所称的AP-3为宜。节P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容忽视。现按表1配方和表2数据将每生产1000t蛋鸡系列料可节省的磷酸氢钙(含P以16%计)的数量及金额列于表3。



表3不同计磷方法节磷效果与经济效益对比(按1000t料计)



总磷TP
对照
0-6周
7-12周
13-17周
18-产蛋5%
产蛋前期
产蛋后期
节P 顺序

有效磷AP-1
节磷酸氢钙(t)

节人民币(元)
4.4

6160
2.6

3640
0. 7

980
1. 6

2240
2. 3

4260
3. 6

6440
4

有效磷AP-2
节磷氢钙(t)

节人民币(元)
5.5

7700
3.6

5040
1.7

2380
2.7

3780
4.4

6160
5.7

7980
3

有效磷AP-3
节磷酸氢钙(t)

节人民币(元)
4.4

6160
4.4

6160
4.1

5740
5.3

7420
12.1

16940
12.9

18060
1



非植酸磷NPP
节磷酸氢钙(t)

节人民币(元)
5.9

8260
4.3

6020
2.8

3920
3.5

4900
9.9

13860
11.9

16660
2






由表3可见产蛋鸡日粮不能用TP计磷。饲料厂和饲料客户以及自配料者都可以从节P中获益。用AP-3和NPP计P对产蛋禽节P效果最明显。对肉用仔禽及其它非产蛋禽用 NPP和 AP-3都比 TP计P效果明显。AP-l、AP-2不宜采用。

l.4 表1中蛋鸡饲料使用石灰石粒要注意:在0-6周龄用φlmm的,7一17周龄用φ2mm的,其后用中3mm,目的是延长石灰石颗粒在肌胃中的存留时间,并有助于磨碎饲料;从18周龄起把褐壳蛋鸡的含Ca量增至1.8%,白壳蛋鸡增至2%;每吨配合饲料上年12月一5月末加泛兴多维200g,6月一11月末加 300g,所余料位可由无药残的药物占有,是否加药最终都以玉米粉补足至 1000g/t;填充物可用草粉等低营养物质,也可用玉米、高粱填充。

2 节水

以Cl、Na取代传统日粮中的食盐,以碳酸氢钠补充不足的Na,求得鸡细胞外液的Na、Cl平衡。实践表明可节水20%-25%左右和杜绝屡见不鲜的夏季排稀便与钠中毒现象。取代的方法非常简便,即把配方中各种有机原料所含的Cl和Na分别计算,先以食盐补充Cl和Na,其不足的Na再由碳酸氢钠补充即可。用碳酸氢钠补钠比顶替的食盐价高,但可从节P中得到补尝并有余。在国内尚未颁布Na、Cl的需要量前,现将我所内部使用的参数提供大家参考,见表4

表4家禽饲料的CI、Na建n量(%)


白壳蛋鸡
褐壳蛋鸡
肉用仔鸡
蛋鸭
肉用仔鸭
鹌鹑

项目
0-6周龄
7-17周龄
18周龄-开产
产蛋期
0-6周龄
7周龄-开产
产蛋期
0-8周龄
0-18周龄
产蛋期
0-7周龄
0周龄-开产 产蛋期

CI
0.15
0.12
0.15
0.13
0.12
0.11
0.13
0.14
0.15
0.15
0.15
0.12 0.14

Na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0.16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实践表明,Na不足是啄癖的发生原因之一,由于用碳酸氢钠补钠,不但满足了鸡的生理需要,而且又提供了HCO3-,而有益于蛋壳的形成。

3 节氮

本所研究以氨基酸为基础制订日粮配方,可降低CP(粗蛋白质)含量。表5给出了中国鸡饲养标准CP值与本研究表1中各配方的CP值。这不仅节省了昂贵的蛋白质资源,降低了饲料的成本,还可降低N对环境的污染。每生产1000t产蛋鸡系列配合饲料可节省的粗蛋白质及相当于大豆粕(CP43%)的数量见表5.

表5生产 1000t蛋鸡配合料节省粗蛋白质数量及经济效益

项目
0-6周龄
7-12周龄
13-17同龄
18周龄-开产
产蛋前期
产蛋后期

中国鸡饲料标准CP值(%)
17
15
14
16
16.5
16

本研究表1各配方CP值(%)
16.8
14.6
11.4
12.2
14.6
13.3

节省CP量(t)
2
4
26
38
19
27

相当于大豆量(t)
4.65
9.3
60.46
88.37
44.18
62.79

合人民币(元)
7440
14880
9673
14392
70688
100464




总之,产蛋鸡“三节”日粮的研究证明以AP-3和 NPP(非植酸磷)计P,以补 Na、 Cl的方法取代食盐,以氨基酸为基础计算CP含量,不但可以降低饲料中无机磷含量,粗蛋白质含量,节省资源,降低成、本,而且大大减少了污染,应加以提倡和普及。


http://farm.00-net.com/yz/yj/3/2006-01-12/12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