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菇菌糠栽培草菇,既节省原料,又可增加产值,提高经济效益。
处理先将出完平菇的菌糠用木棒或铁锹打碎成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颗粒,菌糠量多时可用拖拉机、打麦机粉碎,然后按干重加0.5%的干鸡粪、0.5%的尿素、5%的田园土、60%的石灰、0.1%的杀菌剂、0.2%的敌百虫,混合均匀后加水翻拌,含水量以手握培养料滴水但不成线为宜。接着可起堆发酵,做成宽2米、高1.2米的长堆,从顶部至料中心打若干个透气孔,再覆膜让其在55℃~60℃的温度下发酵2~3天。发酵期间每天翻料1~2次,每次翻料覆堆后在料表面喷洒500倍的辛硫磷溶液或敌敌畏200倍液。当培养料呈黑红色、手握料松软无异味时再拌入干料重0.2%的杀菌剂。
接种培养场地经深翻并暴晒3~4天,整成宽80~100厘米的畦,两侧挖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放水沟。灌高出地面10厘米的大水浸透畦土,当脚踏畦床不成泥浆时,在畦床上面放上一层经石灰水浸泡处理的麦秸,这样便于培养料透气吸水,还可防止杂菌侵入。接着在上面铺约10厘米厚的培养料,在料四周和表层各撒播总接种量30%的菌种,然后加培养料起垄,垄间距为50厘米,做成波浪形,表面均匀撒播占总接种量40%的菌种,再覆一层经发酵处理的新棉子皮,压实后覆盖地膜发菌培养。播种量为干料重的15%。
发菌及出菇管理菌丝的强弱及吃料多少决定出菇量的高低,因此自发菌培养时起,料温应控制在28℃~35℃。3天后抖动地膜通风,一般4~5天开始出菇,这时需在畦沟内灌水,加强向空间及墙壁处喷水,以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当子实体长到钮扣大小时,将地膜用细竹片或铁丝支起加大通风量,一般栽培7~10天后头潮菇可采收完毕。此时应清理料面,翻动后喷洒ph为11的浓石灰水,压实后覆盖地膜再进行发菌培养,约3天又可出菇。一般可收2~3潮菇。
及时采收草菇在高温下生长非常快,往往一时疏忽就会影响产量及质量,降低经济收入。草菇群生性很强,有的一丛重达3.5千克左右,而且同一丛中各菇体成熟程度不一致。在不伤害其他幼菇的前提下,要采大留小,一丛中成熟一个采一个,生长旺季每日可采摘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