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细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芦荟,对病害宜采取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选择抗病品种和优质无病害种苗,加强肥水管理,施用保护剂等来预防病害发生。当病害已发生则可辅以化学防治来控制和防止病害发展蔓延,但此时病斑一般不能消除,其观赏价值已下降。 种苗选择。1.选择抗病品种。目前我省引进的盆栽芦荟品种主要有库拉索芦荟、华芦荟、元江芦荟、木立芦荟。而据湖南省林科院科研人员对以上四个品种进行引种栽培和系统观测,认为适宜在我省大面积开发的栽培种以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为最佳。其中,又以库拉索芦荟抗病性最好,木立芦荟次之,元江芦荟和华芦荟再次之。2.选择优质无病害种苗。带病种苗是芦荟病原物传播的重要源头,因此在购买种苗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所购苗是否已感病,这是防止芦荟病害发生的首要环节。若发现所购苗木已感病害,应立即将感病部位彻底清除并销毁,以70%~75%的酒精处理伤口。同时将发病株与健康株完全隔离,以免传染。 肥水管理。许多人都误认为芦荟比较耐瘠薄就不需要肥水管理,其实不然。合理的肥水管理能起到防病作用,反之,过多或不足的肥水供应都会使芦荟对病害的抵抗力下降。在芦荟生长中,如氮肥供应过多,会导致植株徒长和倒伏,叶片脆嫩,易受病原物侵染而造成各种病害加重。因此,在施用氮肥的同时,要注意和磷、钾肥搭配使用,使芦荟生长强健,减少发病机会。 芦荟起源于热带干旱地区,对干旱的抵抗能力较强,而对湿害比较敏感。如土壤过湿,则土壤中空气不足,根系呼吸发生困难,根系生长衰弱,土壤中各种有害微生物加速繁殖,使芦荟根腐病(白绢病)迅速蔓延,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因此,盆栽芦荟要随时注意盆内土壤湿度,特别是冬季芦荟基本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浇水不宜过勤,但夏季要加大浇水次数。一般夏季3天左右浇水一次,冬天约半月一次即可。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控制芦荟病害,但易引起环境污染或影响芦荟品质,因此应少用或慎用。 1.土壤消毒:芦荟种植或换盆用基质用0.1%~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密封消毒,也可用福尔马林、氯化苦等挥发性或可溶性药物消毒,以消除基质带病的可能性。 2.病害预防:在病害未发生前,或已发病的植株去除带病部位后,将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铜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于芦荟叶面,可有效预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 3.病害治疗。病害发生后,用内吸传导的治疗剂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链霉素、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井冈霉素等直接施用,能杀死芦荟体内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