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羊病防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防治

网友投稿  2009-06-29  互联网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成年羊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间或伴发间质性肺炎或间质性乳腺炎;羔羊常呈现脑脊髓炎症状。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且在许多国家感染率很高,潜伏期长,感染山羊终生带毒,没有特效性的治疗方法,最终死亡,对畜群的生产性影响极大,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属于反转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梅迪――维斯纳病毒相似,基因组有20%同源性,在血清学上有交叉反应。含有单股RNA,病毒粒子直径80-100纳米,浮密度为1.15克/厘米3,分子量5.5×106,由64S和4S两个片段构成。

  鸡胚、小鼠、豚鼠、地鼠和家兔等实验动物感染不发病。无菌采取病羊关节滑膜组织制备单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2-4周细胞出现合胞体。山羊胎儿滑膜细胞常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接种材料包括滑液、乳汁和血液白细胞,其中以前二者的病毒分离率最高。用驯化病毒接种山羊胎儿滑膜细胞经15-20小时,病毒开始增殖,96小时达高峰,接种24小时细胞开始融合,5-6天细胞层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多核巨细胞。试验证明,合胞体的形成是病毒复制的象征。因此,可用于感染性的滴定。

  二、流行特点。患病山羊和潜伏期隐性患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山羊是本病的易感动物。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子宫内感染偶尔发生。感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病毒经乳汁感染羔羊,被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等可成为传播媒介。在自然条件下,只在山羊间互相传染发病,绵羊不感染。无年龄、性别、品系间的差异,但以成年羊感染居多,感染率为15-81%,感染母羊所产的羔羊当年发病率为16-19%,病死率高达100%。水平传播至少同居放牧12个月以上;带毒公羊和健康母羊接触1-5天不引起感染。不排除呼吸道感染和医疗器械接种传播本病的可能性。感染本病的羊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出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发现。一旦改变饲养管理条件、环境或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的刺激,则会出现临床症状。

  三、临床症状。依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脑脊髓炎型、关节型和间质性肺炎型。多为独立发生,少数有所交叉。但在剖检时,多数病例具有其中两型或三型的病理变化。

  1、脑脊髓炎型:潜伏期53-131天。主要发生于2-4月龄羔羊,有明显的季节性,80%以上的病例发生于3-8月间,显然与晚冬和春季羔有关。病初病羊精神沉郁、跛行,进而四肢强直或共济失调。一肢或数肢麻痹、横卧不起、四肢划动,有的病例眼球震颤、惊恐、角弓反张,头颈歪斜或做圆圈运动。有时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或双目失明。病程半月至1年。个别耐过病例留有后遗症。少数病例兼有肺炎或关节炎症状。

  2、关节炎型:发生于1岁以上的成年山羊,病程1-3年。典型症状是腕关节肿大或跛行。膝关节和附关节也有罹患。病情逐渐加重或突然发生。开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水肿、湿热、波动、疼痛,有轻重不一的跛行,进而关节肿大如拳,活动不便,常见前膝跪地膝行。有时病羊肩前淋巴结肿大。透视检查,轻型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重症病例组织坏死,纤维化或钙化,关节液呈黄色或粉红色。

  3、肺炎型:较少见。无年龄限制,病程3-6个月,患羊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浊罗音。除上述3种病型外,哺乳母羊有时发生间质性乳房炎。

  四、病理变化。主要病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关节及肺脏,其次是乳腺。

  1、中枢神经:主要发生于小脑和脊髓的灰质,左前庭核部位将小脑与延髓横断,可见一侧脑白质有一棕色区。镜检见血管周围有淋巴样细胞、单核细胞和网状纤维增生,形成套管,套管周围有呈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包围,神经纤维有不同程度的脱髓鞘变化。

  2、肺脏:轻度肿大,质地硬,呈灰色,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点,切面有大叶性或斑块状实变区。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空虚或充满浆液和黏液,镜检见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甚至形成淋巴小结,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隔肥厚,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临近细胞萎缩或纤维化。

  3、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波动,皮下浆液渗出。关节囊肥厚,滑膜常与关节软骨粘连。关节腔扩张,充满黄色粉红色液体,其中悬浮纤维蛋白条索或血凝块。滑膜表面光滑,或用结节状增生物。透过滑膜可见到组织中的钙化斑。镜检见滑膜绒毛增生折叠,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灶状聚集,严重者发生纤维蛋白性坏死。

  4、乳腺:发生乳腺炎的病例,镜检见血管、乳导管周围及腺叶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细胞渗出,继而出现大量浆细胞,间质常发生灶状坏死。

  5、肾脏:少数病例肾表面有1-2毫米的灰白小点。镜检见广泛性的肾小球肾炎。

  五、诊断。依据病史、病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现场诊断。病原学的诊断可采取病畜发热期或涉死期和新鲜畜尸的肝脏制备乳悬液进行病毒的分离试验,也可选用小鼠或仓鼠进行动物实验。血清学诊断主要应用琼脂扩散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确定隐性感染动物。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可以作为新发疾病的判定指标。

  六、防制。尚无有效疗法和疫苗。主要以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为主。执行定期检疫,及时淘汰血清学反应阳性羊。引入羊只实行严格检疫,特别是引进国外品种,除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外,入境后还要单独隔离观察,定期复查,确认健康后,才能转入正常饲养繁殖或投入使用。在无病地区还应提倡自繁自养,严防本病由外地带入。
 
  (158211  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畜牧兽医站  朱运波;黑龙江省鸡东县向阳镇畜牧兽医站  隋瑞华)

 

http://farm.00-net.com/yz/yy/yangbingfangzhi/2009-06-29/1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