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和新西兰日前签署FTA(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两国之间的科研合作迅速升温。新西兰梅西大学、北京大学和新疆石河子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如何确定中国种羊非季节性产羊的基因标记。
梅西大学动物研究系Hugh Blair教授告诉记者,尽管新西兰是畜牧业大国,羊的饲养量高达4000万只,其中95%用于出口,但新西兰的羊大都是每年7~10月份出生,市场供应存在季节性障碍。而中国的种羊可以一年四季产羊,因此新西兰希望与中国联手研究确定中国种羊非季节性产羊的基因标记,并由双方共享知识产权。
石河子大学副校长陈创夫介绍,在对口支援的北大帮助下,该项目已经申请到我国政府的两个重大科技合作项目,资助金额近500万元。他还表示,通过中新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确定非季节性产羊的基因,还可以寻找到影响到羊只产毛、产肉等与生产性状相关的其他基因,以及控制疾病的基因,改进和培育我国新型的绵羊品种,对牧羊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