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羊痘暴发与防治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2  互联网

2002年8月,宣州区某羊场暴发了一起山羊痘,共发病112只,发病率为60%,死亡8只,死亡率7.10%。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1、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该羊场由宣州区一下岗职工于2001年10月份创办,该职工不懂山羊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开始个别羊发病时未引起注意,以至逐渐蔓延。加上连续阴雨天气,有九只山羊死亡。等兽医站接到疫情赶到现场时,病羊体温高达41--42℃,呼吸加快,流黏液性鼻涕,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有浆液性分泌物,鼻孔周围、面部、耳部、背部、胸腹部、四肢无毛区有4--6平方厘米大小的疹块,有的疹块破溃,有淡黄色液体流出。

2、剖检病变。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卡他出血性炎症,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胃、肠管等有硬块结节。

根据本病的发病季节、流行特点和典型的症状,诊断为山羊痘。

3、防治。①发病山羊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和消毒,病死山羊尸体立即深埋,防止病原扩散。②对未发病山羊进行紧急预防注射。③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隔离防疫工作。对新购入的山羊要先隔离检疫21天,对外来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健康羊群中。④治疗。对山羊皮肤病变部位用1%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后,再涂擦碘甘油。为防继发感染,肌注青、链霉素100--200万单位,每日1--2次,羔羊酌减,连用?天。




http://farm.00-net.com/yz/yy/siyangguanli/2006-01-12/12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