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发的诊治报告

零零社区网友  2006-01-12  互联网

李进军<?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怀化418000)



山羊痘(Goat pox)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患羊的皮肤和粘膜发生丘疹和痘疹,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单纯感染病死率仅为1%—10%。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Pleuropneumonia Infectiosa Caprinum)是由山羊丝状支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 Var,Capri)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多呈急性经过,病死率可达70%以上,其特征为高热、肺脏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山羊痘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怀化市还未见有关报道。2003年9月,笔者对怀化市某县的山羊繁殖基地进行了调查,并对山羊痘并发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了诊治,现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


2003年4月怀化市某县山羊繁殖基地从外地引进100只马头山羊和100只南江黄羊,分给邻近农户饲养,原有的养羊专业户饲养有本地山羊2018只。9月中旬开始出现发病,随后波及毗邻县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流浆液性和脓性鼻液等。由于当地羊群未接种任何疫苗,该病传播迅速,病势严重。本次疫病发病率达60%,个别饲养点达90%,病死率平均80%。给当地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了养羊专业户发展山地养羊的积极性。


2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结膜潮红、流泪。鼻腔有粘性分泌物,后逐渐转为脓性分泌物,在口鼻、眼眶、乳房、阴囊和腿内侧等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步扩大形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坚实的结节,病情严重者的结节遍布全身,用手可以很明显触摸到。呼吸困难、咳嗽,多在患羊一侧呈现胸膜肺炎变化,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和磨擦音,按压胸壁表现敏感疼痛。发病的怀孕母羊普遍发生流产和死胎。


3 病理变化


全身皮肤(主要在口腔周围、腹部、肛门周围等)出现丘疹和痘疹。口腔粘膜、咽喉和气管出现痘疹病变。胸腔内积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液体,胸膜与肺脏出现粘连,肺脏呈纤维素性肺炎,肺心叶、尖叶和膈叶的尖端明显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心包积液,呈纤维性心包炎,心肌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其他脏器无肉眼可见变化。


4 诊断


4.1包涵体检查 取病羊丘疹组织涂片,经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胞内有原生小体(包涵体)。


4.2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急性病死羊的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接种于10%马血清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5d,可见琼脂平板上长出直径为2 mm左右似露水滴样菌落,经革兰氏、瑞氏和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有革兰氏阴性、姬姆萨和瑞氏染色较好的细小、多形态的霉形体。


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细菌学和包涵体检查结果,确诊为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5 防制


山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发感染危害极大,两种病原体共同作用,相互促进,致使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我们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及时地扑灭这次疫情。


5.1 消毒 污染场地严格消毒,1%—2%烧碱或10%来苏儿喷雾消毒。


5.2 治疗 隔离治疗病羊,体表的痘疹用碘甘油或龙胆紫涂擦,口腔病变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再涂碘甘油或龙胆紫。所有病羊肌肉注射“支原净”,每次10 mg/kg体重,2次/d,连用4 d,后改用“九一四”1次/d肌肉注射,每次10 mg/kg体重,连用4 d。对重症病羊采取补液强心等措施,经过治疗,98%的病羊基本康复,只有少数几只重症病羊救治无效死亡。


5.3 免疫接种 对健康羊只实行紧急接种 羊痘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分别于尾根部皮内注射和颈部皮下注射,接种7 d后,未出现新发病例。


6 总结与讨论


发展山地养羊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的好路子,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疫病防治尤显重要,科学饲养不容忽视,笔者认为要保障养羊业的发展,必须要注意几点:


①引种严格检疫,隔离观察至少14 d,方可混群饲养。②抓好免疫接种工作,不能忽视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特别注意羊痘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病有可能再次发生和流行。③山区大多雾重霜多,羊舍简陋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要注意羊舍科学建筑,雾水较多时,放牧要晚出早归。④发现疫情后,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扑灭疫情。尽量小损失。



者简介:李进军(1968-) 男,讲师




http://farm.00-net.com/yz/yy/siyangguanli/2006-01-12/12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