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状况: 已实施 发布部门: 农业部 ————————————————————————————————————————————————— 质量安全现状 (一)基本情况 1.我国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域资源优势显著 我国的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域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及中原肉羊优势区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肉羊优势区域、西北肉羊优势生产区域、西南肉羊优势区域。肉牛肉羊生产优势区域生产资源优势明显。中原肉牛优势区域拥有我国4大著名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肉牛生产水平高;东北肉牛优势区域主产玉米和大豆,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肉牛屠宰体重或胴体重一般高于其他地带,拥有较多的地方良种牛资源。中原肉羊优势区域是我国肉羊的主产区,拥有全国1/3的羊存栏量,羊肉产量占全国近2/5。内蒙古区域的绵羊个体较大,产肉性能好,并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2.肉牛肉羊产业带牛羊肉产量比重大幅度提高 到2001年,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区牛肉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从1980年的44%下降到23%;羊肉产量所占比重由49%下降到33%。同期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牛肉产量由全国的9.7%上升到47.3%,羊肉产量由全国的20%上升到33.7%;东北三省牛肉产量比重由11%上升到15.7%。 (二)主要问题 1.肉牛肉羊良种化程度低下 目前我国肉牛、肉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仅为30%和55%,肉牛平均胴体重133千克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每头存栏肉牛年产肉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3,甚至低于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我国羊胴体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9%,是澳大利亚的55%。此外,高档牛羊肉生产能力不足,我国高档牛羊肉的比重不足5%。 2.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巴西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是第一大羊肉生产国。2001年全国牛肉产量549万吨,占世界牛肉总产量的9%;羊肉产量293万吨,占世界羊肉总产量的24%。目前,我国肉牛肉羊生产成本及价格优势显著,出口潜力大。肉牛肉羊生产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牛羊肉出口价格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周边国家及地区是牛羊肉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 3.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下 我国的肉牛优势区域,尚未建立从肉牛繁育、饲养到屠宰、加工与销售的一整套标准化生产体系,肉羊优势区域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严重削弱了我国牛羊肉的出口竞争力。 质量安全目标 规划确定的2个肉牛优势生产区域和4个肉羊优势生产区域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70%与85%以上,到2007年,优质牛肉、羊肉生产比重达到20%,监督检查普查率达到85%,兽药、农药、有毒重金属、添加剂等安全指标达到无公害食品要求。到2007年,共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60个,其中中原肉牛优势区域建设37个,东北肉牛优势区域建设23个。基地建设分年度实施,2003年--2006年每年新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13个,2007年新建8个,列入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的基地县,牛的存栏量在8万头以上。到2007年,共建设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60个,其中中原肉羊优势区域建设20个,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建设10个,西北地区建设15个,西南地区15个。列入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的基地县,羊的存栏量在20万头以上。 推进措施 (一)加快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为了规范生产,保证质量,在优势肉牛、肉羊产业区应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力度。一是要制定无公害肉牛肉羊产品质量评价认证等标准;二是要修订标准,包括南阳牛、三河牛等品种标准。 (二)加强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建设 大力推广无公害牛肉系列标准、无公害羊肉系列标准。到2007年,在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内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60个,其中中原肉牛优势区域建设37个,东北肉牛优势区域建设23个;共建设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基地)60个,其中中原肉羊优势区域建设20个,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建设10个,西北地区建设15个,西南地区15个。 (三)建立和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应积极围绕促进优势产区标准化生产和与国际检验检测体系接轨的要求进行建设。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分部、省、地(县)三个层次进行建设。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总数应按照农业部统一规划实施,在中原和东北2个肉牛优势生产区域的8个省和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4个肉羊优势生产区域的16个省建立29省、部级检测中心。 (四)例行监控制度 主要监控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投入品、检验检疫制度、疫情病害控制等。 规划确定的2个肉牛优势生产区域和4个肉羊优势生产区域都应达到国家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要求,使疫病造成的畜禽死亡率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在牛羊优势区域连片的地方建设牛羊综合测定中心,测定范围涉及整个牛羊生产的全过程。 (五)加快资格认证步伐,实施品牌战略 在肉牛和肉羊的优势区域内深入开展肉牛肉羊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检疫认证及HACCP、GMP等企业管理认证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到2007年,肉牛优势区域认证优质肉牛及其制品品牌31个,肉羊优势区域认证优质肉羊及其制品品牌30个。 (六)积极推进先进的质量安全提高和保障措施 在肉牛和肉羊的优势区域内重点推广优良肉牛肉羊品种及配套饲养技术,主要疫病综合防治、饲料配合等一大批适用的高新技术,同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优质安全牛羊肉产品经营中的作用。 配套政策 (一)加强法制建设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贯彻实施《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专业法规,以确保优势肉牛肉羊的建立进入法制轨道。 (二)加大投入 在优势肉牛肉羊产业区内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动物保护、安全优质等专项资金。扶持优势肉牛肉羊的产业发展;加大对优势肉牛肉羊实施免费检疫、免疫的制度,将出口、鲜活肉牛肉羊费用降低,用于补贴肉牛肉羊的育种、培育等。 (三)完善补贴政策 充分利用WTO协议中有关绿箱政策措施,加大对优势区域内肉牛、肉羊的财政补贴,对肉牛肉羊的养殖大户实行鼓励支持减免利息等优惠政策;对优势肉牛肉羊的资源品种、胚胎实施补贴;在优势屠宰地实行减免屠宰税、特产税等;对优势区域内的肉牛肉羊实施耳标免费政策。 (四)改革和完善流通体制 在优势产业区内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加强对优势肉牛肉羊地带的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的扶持;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产供销、内外一体化的体制;在优势肉牛肉羊产业区,建立拍卖、联销等经营体制,对优势产业区生产的肉牛肉羊实施优质优价,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农业部 2003年4月(本文有删节) 摘自2003年7月8日《农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