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梨树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梨花蕾蛆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零零社区网友  2008-12-12  互联网

    梨花蕾蛆又名花瘿蚊,为双翅目瘿蚊科,是龙游县近年发生的梨树新害虫,发生势头较猛,部分园受害严重。据调查我县上圩头农场、湖镇及龙洲项庄一带梨园均有发生,一般花危害率为10~27%,严重梨园达68.4%。为害状:以幼虫为害梨花蕾,发生期很短,虫体一般用肉眼很难发现,受害花蕾不能开花授粉,似灯笼状逐渐干枯变黑,为害轻时影响产量,梨树现蕾期稍有不慎,往往导致该虫较集中发生,严重时可使梨园局部乃至整园绝产。

    一、形态特性

    成虫:体长1.5mm,触角念珠状16节。前胸微隆起,具一对膜质透明前翘,褐色脉纹3条,翅具细缘毛,腹红褐色,雌虫腹未具细长的产卵器,后胸有淡黄褐色较发达的平衡棒1对,足褐色细长。

    卵:杏黄色,长纺锤形,两端渐尖,长0.5mm。

    幼虫:乳白色,纺锤形,老熟幼虫体长2.0mm,无头无足仅有一对淡褐色的口钩,平时缩入胸内,体缘呈波状,从背面可见体内淡褐色的内脏。

    蛹:围蛹,头部两侧具有一对角状的突起,从围蛹外面可透视内部的离蛹蛹体,但不够明显。

    二、发生规律

    梨花蕾蛆在我县1年发生1代,以蛹在3~10cm深的土内越冬。第2年2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超过lO℃)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梨现蕾期),成虫羽化后很快交尾产卵,卵期10天左右,3月上旬末为幼虫初孵期,3月中旬为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为害花蕾10天左右,老熟幼虫掉落于树冠下即钻入士中,7~8月才在土壤中化蛹越冬。

    生活习性:成虫羽化时间与气候关系密切,气温高时羽化早,气温低时羽化晚,成虫羽化期正是梨花芽膨大变白期,此时外鳞片尚未开裂,羽化时间都在下午2―6时,产卵时间多在下午3-10时,产卵前雌成虫围绕树冠作曲线飞翔,然后伏在花芽上用产卵器插入花芽外鳞缝内的茸毛上产卵,每头雌蛾产卵60―90粒,分别产在3~4个花芽上,幼虫孵化后直接转入花蕾内蛀食,一朵花内有4~11头幼虫,花蕾受害后不能开放授粉,逐渐变黑萎蔫脱落。

    梨花蕾蛆只为害梨树,不为害其他树种,为害轻重与梨树品种和地形有很大关系,晚熟梨为害重,早熟品种为害轻,杂草石块多的山地为害重,平原农田耕地为害轻,山地阴坡重,阳坡轻,窝风地重,开阔地轻。

    三、防治方法

    1、防治时期:掌握成虫羽化高峰期及幼虫初孵期,即梨花芽膨大变白期,选用以下药剂:①、2.5%氟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②、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注意露(雨)水不干不喷药,药后两小时内遇雨重喷,重点对准花蕾顶部喷。

    2、冬季结合扩穴或施肥深翻,杀死越冬虫蛹。

    3、梨谢花期人工摘除受害花蕾集中烧掉,减少次年虫口基数。



http://farm.00-net.com/zz/sg/8/2008-12-12/8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