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葡萄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技术

网友投稿  2012-06-13  互联网

    葡萄霜霉病是我县近年来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重病植株停止生长,甚至枯死,果实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

  一、症状:叶片受害后,呈现油泽状小斑点,环境潮湿时,叶片正面,背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扩大后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凹陷状病梢扭曲,幼果感病,最初果面成灰绿色,上面布满霉层,后期病果成褐色,并干枯脱落。

  二、发病规律:以卵孢子在病叶、枝梢等病残组织中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孢子囊,借雨水飞溅传播,由气孔、水孔去侵入寄生组织经7―14天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在我县5月下旬开始发病,6―9月为发病盛期。

  三、防病措施:1、加强葡萄园管理,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冬季修剪后清除病残枝叶,消灭越冬菌源。

  2、栽植抗病品种。3、合理浇水、施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葡萄抗病能力。4、在葡萄发病初期,喷25%瑞毒霉600倍液;78%科博500倍液;72%克露600―700倍液安克锰锌;每隔10―15天喷一次,喷波美0.3――0.5%石硫合剂,每半月一次,连喷3―5次即可防治霜霉病,还可以兼治白粉病、黑豆病等。



http://farm.00-net.com/zz/sg/3/2012-06-13/8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