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葡萄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葡萄科学套袋方法

网友投稿  2008-12-12  互联网

   生产中应注意选择使用葡萄专用的成品果实袋。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另外,用过的纸袋难以发挥套袋应有的效果,一般不要再用。葡萄套袋应根据品种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纸袋种类。一般巨峰系葡萄采用巨峰专用的纯白色、经过羊水处理的聚乙烯纸袋为宜;红色品种可用透光度大的带孔玻璃纸袋或塑料膜袋等能够提高袋内温度的果袋。欧美杂种葡萄中的大果穗可用30厘米×20厘米的果袋;欧亚种的大果穗多,如红地球等品种可用40厘米×30厘米,果穗小的品种用25厘米×20厘米的果袋;对于果穗更小的品种可用更小的规格。

  为减轻幼果期病菌侵染,套袋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果实坐果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此时幼果似大豆粒大小。如果套袋过晚,果粒生长进入着色期,糖分开始积累,不仅病菌极易侵染,而且日灼及虫害均会有较大程度地发生。另外,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在阴雨连绵后突然晴天,如果立即套袋,会使日灼加重,因此要经过2~3天,使果实稍微适应高温环境后再套袋。

  套袋前必须对果穗喷洒杀菌和杀虫剂,防止病虫在袋内危害,重点喷布果穗,药液晾干后再开始套袋。将袋口端6~7厘米浸入水中,使其湿润柔软,便于收缩袋口,提高套袋效率,并且能够将袋口扎紧扎严,防止害虫及雨水进入袋内。套袋时,先用手将纸袋撑开,使纸袋整个鼓起,然后由下往上将整个果穗全部套入袋内,再将袋口收缩扎紧,袋口扎在新梢上,以防被风吹走。注意铁丝以上要留有1~1.5厘米的纸袋,套袋时绝对不能用手揉搓果穗。

  葡萄果穗套袋先要疏花疏果

  为了调整植株负载量,适当控制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克服大小年,确保优质、丰产、稳产,必须疏花疏果。在开花前一周整修花序,对大花穗,先除去副穗,然后在花穗主轴基部除去1~8个支轴;对小花穗,少去或不去;掐穗尖宜在开花前抓紧进行,把穗尖掐去全穗的1/4左右,欧美杂种葡萄宜留小穗12~14个;欧亚种葡萄穗大,宜多留。疏果粒在幼果黄豆大小且能分清时(一般开花坐果2周后)立即进行,时期约在5月20日前后。留下果粒发育正常、果柄粗长、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绿的果粒;疏去受精不良、向外突出、在果穗中间、果顶向里长、果柄特别短或细长的果粒,以及瘦小果粒、畸形果粒、病虫果粒。全穗一般留30~50粒不等,为了防止意外风险,如病虫果、裂果、缩果等损失,还需增加20%~30%的果粒作后备。疏果粒时要细心,用尖剪刀疏剪,以防损伤留下的果粒或果穗。

  葡萄果穗套袋优点多于不足

  葡萄果穗套袋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和日灼病的感染和危害(尤其是炭疽病);并能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各种害虫,如蜂、蝇、蚊、粉蚧、蓟马、金龟子、吸果夜蛾和鸟等危害果穗;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果实药物污染和残毒积累;能促进果皮光洁细嫩,果粉浓厚,果实美观,提高果色鲜艳度和商品性,防止裂果。不足之处是由于袋内光照条件受到限制,着色稍慢,成熟期要推迟5~7天;较费工,增加纸袋成本等。

  葡萄果穗套袋后管理莫放松

  防住病虫害看“色”摘果袋葡萄套袋期要加强土壤及肥水管理,配合生长期修剪,提高果实品质。重点是防治好叶片病虫害如叶蝉、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对康氏粉蚧及茶黄蓟马等容易入袋危害的害虫要密切观察,严重时可以解袋喷药,药剂可用1200~1500倍48%乐斯本等。

  由于袋内光照差,其着色度比不套袋的要低20%~30%,尤其对需直射光着色的红色品种有严重影响,成熟期比不套袋的要迟1周左右。

  摘袋时间应根据品种、果穗着色情况以及纸袋种类而定。一般红色品种因其着色程度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可在采收前10天左右去袋,以增加果实受光,促进良好着色。但要注意仔细观察果实颜色的变化,如果袋内果穗着色很好,已经接近最佳商品色泽,则不必摘袋,否则会使紫色加深,着色过度。巨峰等品种一般不需摘袋。如果使用的纸袋透光度较好,能够满足着色的要求,也可以不必摘袋,以保证生产洁净无污染的果品。此外,也可以通过分批摘袋的方式来达到分期采收的目的。

  葡萄摘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先把袋底打开,使果袋在果穗上部戴一个帽,以防止鸟害及日灼。摘袋时间宜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

    葡萄提前摘袋后一般不必再喷药,但须注意防止金龟子等害虫危害,并密切观察果实着色进展情况。在果实着色前,剪除果穗附近的部分已经老化的叶片和架面上过密的枝蔓,可以改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危害,摘叶不可过多、过早,以免妨碍树体营养贮备,影响树势恢复及来年的生长与结果,一般以架下有直射光为宜。另外,需注意摘叶不要与摘袋同时进行,也不要一次完成,应当分期分批进行,以防止发生日灼。 


http://farm.00-net.com/zz/sg/3/2008-12-12/8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