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又叫茭笋,古称菰。原产我国,在长江以南各地,尤其江浙太湖一带多利用浅水沟、低洼地广泛种植。茭白白质整洁白柔嫩,含有大量氨基酸,味鲜美,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是我国特产的优良水生蔬菜,由于采收期正值5-6月和早秋9-10月两个缺菜季节,对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更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茭白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株高1.6-2米,有叶5-8片,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右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茎可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种,地上茎是短缩状,部分理人士中,其上发生多数分蘖,地下茎为匍匐茎,横生于土中越冬,其先端数芽次年春萌生新株,新株又能产生新的分蘖。由于茭白植株体内寄生着黑穗菌,其菌丝体随植株的生长,到初夏或秋季抽苔薹时,主茎和早期分蘖的短缩茎上的花茎组织受菌丝体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刺激,基部2-7节处分生组织细胞增生,膨大成肥嫩的肉质茎(菌瘿),即食用的茭白。
雄茭是指少数植株,抗病力特别强,黑穗菌的菌丝不能侵入,不能形成茭白,至夏秋花茎伸长抽苔薹开花的植株。灰茭是指部分植株过熟后或菌丝体生长迅速,致茭白内部已充满黑褐色的孢子,致使品质恶劣,不能食用。雄茭中心抽薹高出雌茭之上,较易识别,宜及时连根拔除,不可留根株于土中。
(2)生长习性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长江流域单季茭在清明至谷雨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茭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立秋前后。茭白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萌芽期 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②分蘖阶段 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林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③孕茭阶段 双季茭6月上至下旬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茭一次。单季茭为8月下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④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低于15℃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