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蒜头、蒜薹、嫩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等。大蒜富含大蒜素,不仅可佐餐调味,还可抗菌,对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环境条件
(1)温度。大蒜通过休眠后,在3~5℃下即可萌芽生根。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12~16℃,蒜薹、蒜头发育适宜温度为15~20℃。在最冷月平均温度低于-5℃的地方,秋播大蒜不能露地越冬。
(2)水分和营养。大蒜喜湿怕旱,宜选择疏松的沙质壤土栽培。播种前后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萌芽生根;幼苗期不能过湿,否则不利于根系发展;蒜薹伸长期、蒜头膨大期需水较多,要保持土壤湿润;接近成熟期要降低土壤湿度,以免烂瓣、散瓣。营养三要素要齐全,以蒜薹伸长期、蒜头膨大中期吸肥量最高。
2.类型和品种
(1)白皮种。蒜头大,辣叶较淡。有山东苍山蒜、吉林白皮马牙蒜、河北狗牙蒜、杭州白皮大蒜等品种。
(2)紫皮种。蒜头有大有小,瓣数少,辣味较浓。有陕西蔡家坡大蒜、黑龙江阿城大蒜、河北定县紫皮蒜、山东嘉祥大蒜和四川成都二水早、硬叶子、重庆桐子蒜等品种。
3.播种。以生产蒜头、蒜薹为目的,播种最早的可在6月进行,秋冬大蒜在8月中旬至9月播种,夏大蒜在2月上中旬播种,春大蒜在9月播种,也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播种。
播种前选形正的蒜头,用较大的蒜瓣,进行处理后播种。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剥部分或全部蒜皮,二是将蒜瓣在水中浸泡一昼夜。播种时可实行打孔栽或沟栽,行距17~20cm,株距10~13cm,每667平方米用种量100kg左右。播种时浇透底水,播后盖一层薄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4.施肥管理。大蒜栽培要重视肥水管理,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用商品有机肥500kg左右,大蒜专用肥25kg,氯化钾10~15kg,生物多抗菌肥2~3kg。
生物多抗菌肥在大蒜栽培中可以起到防病、抗病、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作用。肥料中的有效微生物使用后可在大蒜根部高效定殖,成为优势微生物菌群,分泌促进大蒜生长的促生物质,分解土壤中被固化的氮、磷、钾养分,还可以抑制大蒜根部土传病原菌的生长,从而起到防病抗病的作用。
二、常见病虫害防治
1.大蒜叶枯病。叶枯病主要发病在叶及花梗上,多由叶尖开始发病蔓延,病斑初期为花白色小圆点,扩大后为不规则形状或椭圆形,表现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生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若花梗受害,易从病部折断,并在病部生出许多黑色小点粒,造成大蒜不易抽薹。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全面肥料,加施生物多抗菌肥,培育壮苗,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可用75%的百菌清或65%的代森锌500倍液,50%的叶枯净粉剂1000倍或10%的杀枯净粉剂400~500倍液喷雾。
2.大蒜灰霉病。灰霉病多发于植株生长后期,先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病斑初呈水浸状,进而变白色或浅灰褐色,由尖向里发展,病斑扩大后称梭形椭圆形,病斑两面均生出灰褐色的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可由老叶蔓延之全株叶上,造成叶鞘甚至地下鳞茎腐烂组织崩溃,后干枯成灰白色,病部可见灰霉及菌核。
防治方法与叶枯病基本相同。
3.大蒜病毒病。大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发病植株叶病呈现浓绿与浅黄色不规测条纹或斑点,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萎缩或扭曲。
防治方法:选用无毒蒜种加强田间管理,拔除病株,及时防治蚜虫,全面施肥,施用生物多抗菌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葱蝇。成虫为灰色小蝇,翅透明,幼虫似粪蛆。中南地区一年一般发生4~6代,3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至 10月上旬是幼虫为害盛期,幼虫一般钻人播下的大蒜、葱的鳞茎中取食,一个鳞茎中常有幼虫数十头,受害鳞茎被蛀成孔洞,引起腐烂、叶片枯黄、凋萎致死。
防治方法:施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均匀深施,以免成虫产卵繁殖,严格选种,剔除烂坏蒜瓣,播种时与肥料隔离;发生种蝇较多的地方,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比例为糖∶醋∶水=1∶1∶2.5,内加少量敌百虫拌匀,倒入放有锯末的容器中加盖,晴天白天开盖诱杀;使用生物多抗菌肥加入底肥中,另用液态生物多抗菌肥200倍液苗期喷施;成虫产卵时用灭杀毙6000倍或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每5~7天喷撒1次,连续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