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根肿病又称天冬根,是国内重要检疫对象。近几年来,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危害趋势,致使冀东菜区减产26%,严重的甚至绝收,可危害大白菜、甘蓝、芥菜、油菜、萝卜、小白菜、榨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作物。
症状 主要侵染植株地下根部。被害根肿大成瘤为本病症状最大特点。
肿瘤多发生在主根及侧根上,大的比鸡蛋还大,小的如玉米粒。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表面龟裂、粗糙。病株地上部初期症状不明显,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株叶片色呈淡绿,叶边变黄,缺光泽,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甚至失水萎蔫。
病原 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woron.。本病菌为专性寄生菌,自然条件下只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存在多个生理小种。
发病特点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其抗逆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并保持侵染力达10年以上。其萌发和侵染最适土温为18-25℃,最适土壤持水量为70%,最适土壤酸碱度为pH值5.4-6.5。病菌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感病菜苗或带菌的泥土;田间近距离传播则借助雨水、灌溉水、线虫、昆虫、农具和人畜等。通常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壤偏酸、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的菜地易发病。菜地定植前后天气对本病的影响力也大,如雨天定植或定植后遇雨,往往发病率较高。
防治方法
(1)实施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苗和蔬菜,以保护无病区。
(2)轮作倒茬。
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寄主范围外的作物轮作4-5年,可有效减轻病害。在无法轮作的地方采用换土(将病表土6-l0cm铲去,换上河泥或塘泥)办法,也可显著减轻发病。
(3)抓好栽培防病。
选晴天定植,定植时或植后不久下雨,应淋施2%石灰水或蚝壳水,调解土壤酸度;整治排灌系统,实行高畦深沟栽培;配方施肥,施用腐熟净肥。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收集病残物烧毁;铲除田边十字花科杂草。
(4)苗床消毒。
选无病苗床(新垦地或无病地)育苗,并厉行苗床消毒,播前2周湿土,用1∶50倍福尔马林液(湿土,2-4kg/药液),或l∶100倍液(旱地,4-5kg/药液),施后用薄膜密封2-3昼夜,待药味散失后播种。
(5)药剂防治。
用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托布津、苯来特、克菌丹等药剂穴施、沟施,或药液蘸根,或药泥浆沾根,有较好防效。通常用75%五氯硝基苯穴施或条施(22.5-45kg/公顷)或淋施700-1000倍液(0.25-0.5kg/穴)。
常用药剂 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托布津、苯来特、克菌丹、福尔马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