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绿豆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冀绿豆2号

网友投稿  2010-05-18  互联网

冀绿豆2号是河北省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高阳绿豆为母本,泰国绿豆为父本,于1986年杂交,经早春拱棚加代,采用系普法选育而成。1996年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冀绿豆2号新品种,株型直立,紧凑,自封顶,顶部结荚,叶色浓绿,花黄色,荚黑褐色,不炸荚,前期稳健生长,后期不早衷。株高52.3-57.3cm,分枝2.7-3.3个,单株结荚24.6-32.5个,单株粒重15-18g,百粒重4.6-6.2g,属大粒明绿豆,粒形粒色符合出口标准。

高产、稳产:1991-1993年丰产性鉴定中,亩产100.3-162.8kg,比对照增产13.8-94.3%。在1994-1995年省区试中,两年八点次均表现增产,平均亩产126.6kg,增产22.7%,居首位。在1995年生产鉴定试验中,三点次均表现增产,平均亩产74.77kg,比对照增产24.4%,居二位。在1999年国家绿豆区试中十点次平均亩产95.87kg,增产22.3%,居参试品种(系)之首。

  早熟性明显:冀绿豆2号生育期65-70天,比中绿1号早熟5-6天,属早熟品种。可春播、夏播或作为救灾作物从4月20日―7月20日均可播种。据故城县试验,7月20日播中仍可获得亩产105kg的好收成。

  具有一定的耐涝性:1994年雄县鑫龙园艺场种植200亩冀绿豆2号,在其生长期降雨750mm,低洼处积水,与其相邻种植的红小豆因涝害而干枯的情况下,冀绿豆2号却生长正常。

  抗旱性能好:1993年在绿豆花荚期保定市雨水偏少;在其产比试验及繁种地种植的其它品种(系)因干旱发生萎蔫的情况下,冀绿豆2号却生长正常,获得亩产162.8kg的好收成,比对照增产94.3%。

  具有一定的耐瘠薄、耐盐碱能力。1994-1995年雄县鑫龙园艺场在群众弃耕的盐碱茺地,地壤PH值8.2的情况下,冀绿豆2号仍获亩产104-147kg的好收成,比当地生产应用品种增产30-40%,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抗病性能好:在选种圃、鉴定圃、产比、区试、生产鉴定、生产示范过程中,观察到冀绿豆2号对叶斑病、病毒病抵抗能力强,在其它品种(系)叶片已布满病斑。下部已有部分叶片因病害而脱落,冀绿豆2号叶片却表现浓绿如初。在省区试中,大秋作物联查时,专家们看了绿豆区试试验,一致认为该品种生长整齐、早熟、抗病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耐虫性:从1991-1995年连续五年观察,在其它品种(系)被虫危害,孔洞、缺刻布满冠层的情况下,冀绿豆2号叶片孔洞,缺刻却廖廖无几,表现较高的耐虫性能。

  冀绿豆2号在适宜生态区内,种植在哪里都能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1996年在河北迁西县山城地种植,亩产95kg,比当地品种增产33%。在高寒的榆林市亩产140-150kg,在高水肥的石家庄郊区亩产150.5kg,在平原水肥区的清苑县种植,亩产120-150kg,在海河低平原的雄县亩产104-147kg,比当地生产应用品种增产30-40%。据四川绵阳市政协华德君先生试验,亩产248kg,居引进品种之首。创全国绿豆单产最高纪录。

  通过十几年的研究、示范、推广、冀绿豆2号已在长江以北绿豆产区大面积应用生产。累计推广826.05万亩。创社会效益6.2亿元。近年业,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改变,绿豆以其独特的营养及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另外,绿豆生育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济价值高,还能固氮肥地,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栽培规程:

  1、播期:冀绿豆2号属早熟品种,适宜播期范围大,春、夏播均可,一年一熟的北方春播区,当地温稳定在14℃以上时,一般于4月25日―5月25日播种;在一年麦,豆两熟区,夏播于6月20-30日播种,最迟不晚于7月20日。

  2、密度:一般高水地宜稀,低水肥地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一般中水肥地春播亩留苗6500株,夏播亩留苗7000-8000株,随水肥条件增高或降低,留苗密度应酌情减少或增加。

  3、田间管理:苗期注意中耕除草,劳力不足时可喷施盖草能,亩喷施50克盖草能可有效地防除杂草。两片初生真叶展开时间苗,两片三出复叶展开进定苗。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的危害。在初花期应喷施农药,防治棉铃虫、豆蚕蛾、豆荚螟等害虫。每隔2-3天喷一次药,共喷3-4次即可。花荚期遇旱适时适量浇水,确保高产、稳产。当绝大部分豆荚变干时,及时收割。

  4、绿豆忌重茬,为保证高产、稳产,一定要安排好轮作倒茬工作。

http://farm.00-net.com/zz/liangyou/lvdou/2010-05-18/55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