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4日开始,今年以来最大范围、持续时间最长,体感最炎热的一轮高温来袭。25日,全国多地普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雨水过后,闷热依旧。高温+降雨,蔬菜应该如何管理才能茁壮成长呢?
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水分蒸发量大,幼苗移栽后缓苗慢。要提高成活率:
首先采取起垄栽培或半高垄栽培,并做好排水措施。
其次是少用化肥或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底肥可用生物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每亩施用30~50千克,起垄前撒施到地面;在定植前,每亩用穴施生物菌肥20千克,集中施在栽培穴内或垄下,不直接与幼苗根系接触。
三是浇水时不要大水漫灌。移栽后缓苗水要连浇2~3次,隔沟或隔垄在第2天清晨浇水;雨后要及时排涝,中午雷阵雨后要及时用井水再浇一遍,即“涝浇园”,降低热雨的危害,减少土壤板结。
四是幼苗定植后5~7天要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可以抑制幼苗徒长。
以彩椒为例,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彩椒幼果及正在转色期的果实容易发生日灼病,合理的整枝摘叶是预防日灼病的有效措施。但要注意两点:
1、果实上部叶片“多而不挤”。
要预防日灼病,就得保证彩椒果实周围有叶片,尤其是上部叶片。要遵循果实上部叶片“多而不挤”的原则,既保证植株间的通风效果,又不缺少透光性。果实上部的叶片不要摘,即使是老叶,也尽量不要摘掉,这些叶片可以充当彩椒果实的“遮阳伞”,减少日灼病的发生。
2、果实下部叶片“少而精悍”。
很多菜农朋友摘叶时把果实下部的叶片全部去除,一片也不留,认为这样不但减少了劳动成本,还减少养分消耗。其实这样是不合理的,果实下部的叶片全部摘除后,一来植株叶片大大减少,降低了光合产物的形成,易造成植株养分供应不足,二来没有了下部叶片的遮挡,中午前后阳光直射,会导致根系周围的地温会有所上升,不利于根系的生长。所以果实下部的叶片不要全部去除,适当预留一两片功能叶即可。
拱棚间距小,长度较长,棚膜上的雨水倾泻而下,来不及下渗,两侧积存的雨水无处排泄,积存起来只能从拱棚两边进入棚内,特别是地势较低的拱棚,雨水很容易从两侧或周边灌入,导致蔬菜根部病害严重发生。
建议在两个拱棚之间的走道,以及拱棚两头都要挖好排水沟,排水沟深50厘米左右,保证下雨时雨水能够及时排出。
此外,菜农朋友还可以在拱棚腰风两侧设置挡雨膜。薄膜宽度在70-80厘米,下部20厘米左右用土壤覆盖,上部吊起;然后再按照两边放风口的大小安上的防虫网,防虫网一般幅宽1.3米即可。这样,降雨时拱棚两侧都有挡雨膜,就会形成简易的排水通道,避免雨水灌入棚内,又可防止害虫飞入拱棚内,还能有效地防风。
对于连体大拱棚,建议在棚屋面中间处设置“排水槽”,以解决排水难的问题,增强棚室设施的防雨能力。
不管高温还是暴雨,生活都得继续,为了最后的好收成,咱菜农自己辛苦些,让自家的“宝贝蔬菜”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