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日组织植保测报技术人员总结分析了上半年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对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根据病虫发生基数、栽培管理条件、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约600万亩次。其中,纹枯病偏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曲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螟虫中等发生,稻瘟病偏轻局部偏重发生,粘虫局部中等发生。
今年全省双季早稻病虫总体为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1万亩次,较去年减少22.4%。当前单季稻病虫总体为中等发生,预计后期将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截至8月20日,各种病虫已发生面积576.7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少9.5%。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已发生163.6万亩次;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已发生134.6万亩次;螟虫已发生面积113.7万亩次;二化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已发生面积110.8万亩次。稻瘟病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已发生16.1万亩;稻纹枯病中等发生,已发生155.4万亩;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轻发生等轻发生;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普通矮缩病和白叶枯病有零星发生。
中后期,晚稻稻飞虱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8万亩次。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1万亩次。二化螟预计中等发生,闽南稻区局部偏重,发生面积68万亩次。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8万亩。稻曲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粘虫预计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稻瘟病预计偏轻发生,穗颈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5万亩。三化螟、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等预计轻发生。
福建省稻作复杂,中、晚稻大多混栽,中稻栽插时间长,生育期不一致,桥梁田多,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多种虫害发生转移为害;杂交稻秆粗穗大、优质高产的晚稻品种和籼粳杂交稻种植比例增加,主栽品种抗病水平较弱,氮肥施用偏多,有利于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为害。
据气象部门预报, 9~10月影响或登陆该省的台风2个,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9~10月,全省气温正常至偏高,雨量正常至偏多,内陆山区、半山区雾多露重,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闽南四代)、粘虫、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为害。 (尚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