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涵予
编者按
黄澄澄的玉米、绿油油的大豆,是东北大平原两道标志性风景线,常年摇曳于广袤的白山黑水之间。肥沃的黑土地滋养着他们,他们则喂养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去年以来,国家玉米临储政策发生重大变革,从过去国家托市收购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玉米的安逸日子结束了,价格下降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国家政策性补贴虽有救济,却不能完全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难题。去年,中国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黑龙江省在国家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补贴试点。试点面积为650万亩,补贴标准每亩150元。轮作补贴提高了农民调结构的积极性,种植户纷纷将目光投向大豆。
但到目前为止,政府对于今年大豆如何补贴还没有一个准确说法,包括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金额、获得2017年大豆轮作补贴所需要的连片面积和补贴金额都尚未有任何文件说明。同时,就连玉米的生产者补贴也没有出台具体的落地政策。
3月底是春耕繁忙季节,东北多数农户却还在纠结,种植大豆、玉米还是杂粮?
虽然2017年大豆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已成为共识,但大豆种植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到岸价约每吨3000元,国产大豆售价约3900元。即便这样的价格,大豆种植户依然处在亏损边缘。另一方面,由于玉米价格大幅走低,种植收益下降,地租高位跳水。鉴于地租下降以后种植玉米利润可期,部分种植户选择种植玉米。玉米和大豆收益谁更高一筹,要到秋收后才能有结论。
自2016年开始,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调整,玉米行情持续低迷,价格屡屡触底。再加上农业供给侧改革调减玉米面积,不少农民对玉米种植心灰意冷。2016年年底,农业部提出2017年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1000万亩。
伴随着玉米种植收益下降、政策利好不再,本应是春耕繁忙季节的3月底,东北多数农户却还在纠结种植大豆、玉米还是杂粮等中犹豫不决,春耕备耕有所延后。往年春节后抢购优质玉米种子的景象不复从前。据黑龙江省望奎县禾田丰泽种业马炳杰经理介绍,目前当地玉米种子销量仅占需播种面积的一半,比往年同期低了近30个百分点。
2015年国家提出,计划5年之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将全国玉米面积降低到5亿亩。2017年,玉米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种植结构调整仍在继续。玉米库存压力较大,价格将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已成共识。相比之下,大豆的价格形势比玉米乐观一点儿。
作为大豆原产地,中国大豆的自给率非常低,进口量从2007年的3000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8400万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进口物资之一,进口大豆占到全国消费量的八成以上。2016年进口大豆花掉340亿美元外汇,核算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玉米增产、过剩,大豆种植不足以至于完全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倒逼不少地方出台政策鼓励大户玉米改种大豆。但是,盲目跟风种植大豆,一定能保证收益吗?
种大豆一定能赚钱?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7年大豆播种面积继续扩大将是大概率事件。部分专家预计,2017年国内大豆价格总体将保持稳定。对于想玉米改大豆的农户来说,这些都是利好消息。但是,中国大豆种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去年,中国已经开展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今年的试点规模将扩大到1000万亩,轮作试点的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去年,黑龙江省在国家实行耕地轮作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实施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补贴试点,试点面积650万亩,补贴标准为每亩150元。轮作制度有利于保护黑土地,减少病虫害,特别是在玉米价格下跌、收益减少的情况下,轮作补贴提高了农民调结构的积极性。
2016年8月,农业部《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16年~2020年黄金五年的大豆发展目标。鼓励大豆种植,扩大大豆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东北大豆种植面积有所提升。但是,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大豆产量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大豆进口量不减反增。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6中国累计进口大豆8391万吨,较2015年增加222万吨,增幅2.7%,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在这种状况下,种植户改种大豆的收益提升并不明显。全球大豆产量处于高位,供给宽松,且大豆价格处于低位。目前进口转基因大豆到岸价约每吨3000元,国产大豆售价约3900元。即便这样毫无竞争力的价格,大豆种植户依然处在亏损边缘。
大豆补贴政策要变?
因为今年市场预期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收益都不会太高,所以补贴是左右收益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目前农户纠结选择种大豆还是玉米最关心的问题。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2017年国家将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同时,中央财政对玉米、大豆生产者给予补贴,鼓励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合理调减非优势产区玉米生产。那么,新政策会给大豆市场带来哪些变化?是要调整补贴价格,还是要像玉米那样直接取消大豆目标价格,价补分离?
2014年初,中国开始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此后连续三年,政府均向社会公布大豆的目标价格。以黑龙江为例,2015年度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标准为每亩130.87元,相比2014年的补贴标准每亩60.5元,高出1倍多。
从目前来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是2017年度唯一一份针对大豆种植的新政策,该政策或将是2017年大豆种植补贴调整的信号。但目前为止,政府对于大豆的补贴政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包括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金额以及获得2017年大豆轮作补贴所需要的连片面积和补贴的金额,都尚未有任何文件说明。就连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也没有出台具体的落地政策。
玉米和大豆哪个收益高?
由于玉米价格大幅走低,种植收益下降,东北地租也高位跳水。2016年春,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地区地租最高可达到每亩530元、800元、800元和660元;而2017年春,东北大部分地区地租降到了每亩200元以下,个别地区降幅甚至达到90%。鉴于地租下降以后种植玉米利润可期,再加上东北大豆目标价格迟迟不公布,在部分种植大户因玉米价格连年下滑而毁约弃耕的同时,一部分种植户则积极介入玉米种植。
辽宁施状肥业的徐庆友经理告诉记者,从种植角度来讲,玉米种植更省心。大豆是土地利用率较低的作物,生产1吨大豆所用土地是生产1吨玉米的三倍,相对效益较低。徐经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地大豆种子亩播种量4公斤左右,每亩种子成本30元;化肥以45%含量氮磷钾复合肥为标准,每亩施肥20公斤左右,成本约为55元;农药方面,苗前封闭、苗后茎叶处理每亩地成本在20元左右,杀虫剂、杀菌剂费用在10元左右;再加上旋地、播种、中耕、喷药、收割的人力成本约每亩80元,合计每亩成本195元左右。按照往年情况,大豆亩均产量14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4元计算,亩收入480元左右。算下来种植大豆的亩利润约290元。
玉米种植管理比较简单,其中,每亩种子成本50元、化肥成本110元、农药成本10元、机耕费60元、收获成本50元,合计每亩280元。玉米平均亩产量在650公斤,在质量达标的前提下,销售价格每公斤1.0元左右,亩收入650元。算下来种植玉米的亩利润约为370元。
在补贴标准相同、包地费用相同的前提下,今年种植玉米的平均收益或将好于大豆。
改种大豆注意什么?
改种大豆,要注意大豆种子的购买。由于政策利好与市场炒作,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会迅速扩张,因此,育种机构繁育的大豆种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正规的大豆种子价格较高。东北某地农资经销商告诉记者,很多种植户会选择大豆收购点清选出来商品大豆当作种子,虽能适当降低购种成本,但纯度会大打折扣,种出的商品大豆产量和品种的一致性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收益降低。
徐经理介绍,黑龙江的优质大豆品种主要有“东升1号”“东升7号”“东升4号”“黑农48”“垦农16号”“黑农45”“克山1号”等。他建议,选择专用食用大豆品种。国产大豆属于非转基因作物,蛋白含量高,在豆腐、豆浆、豆芽、发酵类大豆、分离蛋白等食用大豆市场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在种植方面,由于土地种植玉米时间比较长,而玉米除草剂品种大多含有莠去津和烟嘧磺隆成分,当年超量使用或多年累计使用,会对玉米后茬种植大豆产生药害,造成大豆减产。
徐经理建议,不要盲目改种大豆。第一要考虑玉米和大豆的补贴政策,结合当地的种植成本计算收益;第二要检查上茬的除草剂残留,若有问题需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药害;第三要选择满足高蛋白要求的品种,不能跟风低价购买劣质大豆种子;第四要考虑茬口的适应性,若是重茬大豆,则不建议种植;第五要看所在区域是否为大豆主产区,大豆收购点有多少,大豆能不能及时销售出去;最后要看本地区的土质情况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大豆种植,他建议第四、第五积温带等非优势玉米产区减少玉米面积,增加大豆、杂粮、青贮饲料等作物面积。
改种大豆是唯一出路?
玉米不赚钱,改种大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3月25日召开的2017黑龙江春季农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会上,农业部专家表示,蔬菜、杂粮杂豆、食用菌种植是大有可为的。蔬菜专家分析说,2017年全国蔬菜市场将总体保持平稳,呈规律性变化,建议充分利用7~10月份东北的蔬菜生产优势。在南方7~10月份部分蔬菜品种短缺时,实施差异化生产,发展绿色有机高品质蔬菜、马铃薯、鲜食玉米生产,推进“北菜南销”,实现错峰销售。对杂粮杂豆和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专家认为,2017年杂粮杂豆和食用菌市场总体都将呈现稳步运行状况。其中,绿豆、红小豆、小米、高粱价格将稳中有升,但要适度规模发展,不能盲目扩大。黑木耳、平菇、香菇、猴头等市场都将好于上年,建议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种植,采用高效栽培模式,提高质量和产量。
东北大豆如何崛起?
在东北,大豆常以“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是丰收富足的象征。国家提高大豆补贴的政策利好,终于让东北大豆看到了希望。从实施大豆目标价格保障种植收益,到鼓励恢复玉米大豆轮作耕作传统,这些政策措施未来将逐步得到落实。但是,近年来,由于东北大豆出油率低、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导致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东北大豆要想重新崛起,首先应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中国玉米和水稻产量大幅上升,而大豆单产提升慢,说明大豆育种确实存在短板。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没有质量分级,优质不优价。比如大兴安岭区域自然条件好、病虫害轻,大豆脂肪、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含量相对高,外观品质也好,但在售价上却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此,集中科研力量,尽快提高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品种的产量,才能实现与进口大豆抗衡。
其次,国家还应补贴大豆育种和生产。激励育种单位生产优质大豆种子;鼓励豆农增施生物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既改良土壤,改善土壤板结程度,又提升大豆品质。
最后,东北大豆必须走食用、特用、专用之路,要靠东北天然原生态、寒地黑土、冬季自然休耕、病虫害少等特色,让消费者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