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你问我答

网友投稿  2016-12-09  互联网

经济作物用药咨询

1.山东聊城金草帽用户“保驾护航”

12月7日问:图中的西红柿出现了阴阳果现象,请问是怎么回事?

金草帽农化专家孔凡红答:从图片上看,西红柿出现阴阳果现象的原因有光照弱、低温、氮肥多、土壤盐泽、根系发育差等原因,尤其要注意苗期不要施用含有助壮素的化控剂,供参考。

2.朝阳市金草帽用户“风云天下”12月4日问:青椒尖部有锈发黑是什么原因?

金草帽农化专家“东海圣君”答:辣椒僵果又称石果、单性果或雌性果。早期呈小柿饼状,后期果实呈草莓形。皮厚肉硬,色泽光亮,果内无籽或少籽,果实不膨大,环境适宜后僵果也不在发育。防治上,在花芽分化期防止干旱,其他时间要控水促根,以防止形成不正常花器。

3.北京市金草帽用户“孤三西红柿”

12月3日问:图中的西红柿出现了什么问题?

金草帽用户孙敦彬答:从果实上没有看出病,看茎叶有些像番茄枯萎病,防治用多菌灵浇根及喷雾,或者用恶霉灵-甲霜水剂喷雾。

4.山东寿光金草帽用户“小宇”,12月4日问:当地种植的大棚黄瓜,每年这个时候白粉病都比较严重,请问该病害该如何防治,才能取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金草帽用户“农资老李”答: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北方温室和大棚内最易发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黄瓜,而秋黄瓜发病较轻。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

防治建议:第一,选用抗病品种,在白粉病防治中,选用抗病品种是和抗霜霉病品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其主要目标是选择叶片厚实,表皮细胞壁较厚的品种;第二,创造抗病条件,包括适当加宽行距、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磷、钾肥料,控制植株徒长等;第三,药剂防治,醚菌酯,乙嘧酚,氟硅唑咪鲜胺进行合理喷施,供参考。

5.江苏南京金草帽用户“韩雄雄”,12月4日问:图中的大棚辣椒出现了什么问题?

金草帽专家刘绪答:从图片看是辣椒疫病为害造成的,建议用三氯异氰尿酸或者辛菌胺加霜脲锰锌或烯酰吗啉或者霜霉威加氨基酸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硅喷雾防治,5~7天一次。

金草帽专家“东海圣君”答:辣椒疫病。

全生育期均可发病,茎、叶、果实等都可感病。病变部位呈水渍状软腐,病斑呈暗绿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长出白色霉层。

果实发病,多呈暗绿色软腐。茎节部发病多发生在分叉处。防治对策,发病初期可喷杀毒矾、可杀得、甲霜灵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间隔5~7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6.山东寿光金草帽用户“大勇”,12月3日问:当地大棚每年都种茄子,但茄子黄萎病每年发生都非常严重,请问专家有没有好的防治方法?

金草帽用户“小宇”答: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由大丽花轮枝孢菌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病菌一般可存活6~8年,是为害茄子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面建议,第一,选择抗病品种。第二,坚持栽培措施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发病初期可使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00倍喷雾。

7.河南唐河县金草帽用户郭经理问:

棚室内芹菜黑腐病该如何防治?

金草帽用户“小宇”答:芹菜黑腐病多在近地面根茎部和叶柄基部处发病,有时也侵染根。受害部先变灰褐色,扩展后变黑腐烂,病部生出许多小黑点,严重的外叶腐烂脱落。致病菌为芹菜茎点霉。分生孢子器球形或半球形,黑色,初埋生后外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

防治方面,第一,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栽培密度,防止茎叶郁蔽。雨季遇雨及时排水,大棚内防止雨水流入棚内。第二,化学药剂,应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0倍液,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8.山东济宁金草帽用户“欢城邦农农资”,12月3日问:图中的小麦叶子发黄是怎么办?

金草帽用户孙敦彬答:小麦苗发黄一是收到了冻害,二是缺钾,建议用含有氨基酸的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金草帽用户刘绪答:低温冻害、纹枯病、根腐病等都可以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建议用三氯异氰尿酸或春雷霉素加苯醚甲环唑或丙环唑加氨基酸叶面肥加有机硅喷雾防治,7天一次,连续喷2次,每亩不低于30公斤药液。

大田作物用药咨询

9.金草帽用户“高塔硝硫基”,12月1日问:这是什么草,长在麦田里用什么除草剂?

金草帽用户“东海圣君”答:小麦除草可在小麦3叶-心叶期以后,麦田里杂草出齐,温度在10度以上,平均温度不低于5度时,前后几天没有特殊天气,可以喷施小麦除草剂防治杂草,其中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克选用炔草酯、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等。

10.有农户咨询:该如何解决小麦倒伏问题?

金草帽农化专家孔凡红答:小麦倒伏现象是一个“老问题”,几片每年在不同的小麦种植区域都会或轻或重的发生。究其根源,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小麦品种、播期、播种量;第二,播种质量;第三,施肥种类及施肥量;第四,浇水时间及浇水量;第五,病虫害防治。因此,小麦防倒伏须抓“早”。

小麦倒伏的较主要的原因是播种量过大,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造成茎部节间拉长,特别是第一节间茎杆中糖分积累减少,茎壁变薄,减继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另外,在生产中在5月下旬小麦穗部重量增加,浇水或降雨致使土壤松软,遇风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结合上述特点,在预防措施上,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适合品种,鲁西小麦种植区域,近几年推广以济麦22为主的小麦品种。具体以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种植意见为准,切忌盲目引种其他品种。播期以当地物候期为主,近些年来,鲁西区域以种植小麦在“寒露”节气,且播种量在14~15千克。

二、播种质量要好,首先是底肥要用好,以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为主,一般用量在40~50千克。耕地以“一深两浅”(即一年深耕打破板结层,两年浅耕或免深耕保肥保墒)。适宜调整播种耧耜,均匀播种。

三、合理确定浇水时间。播前浇水看墒情,冬后浇水看苗情。一般造墒水在玉米收获前进行,确因水源问题原因可改浇越冬水,以利麦苗安全越冬。小麦冬后浇水可视苗情,改返青水为起身拔节期浇水,结合追肥,每亩追肥,每亩追施氮钾肥30~40千克。

四、因地制宜使用小麦化控剂。结合防治小麦纹枯病,麦蜘蛛、蚜虫、吸浆虫等,可以喷施壮丰安,多效唑等化控剂,提高小麦的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也可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喷施高深度的氨基酸(或腐殖酸)叶面肥。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6-12-09/28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