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走出误区让番茄优质高产

网友投稿  2016-06-21  互联网



主讲人:朱典玉

《农资导报》特邀金草帽农技专家。主要观点:只有运用中医理论对作物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科学合理调节作物生长微环境,才能达到提质、抗病、增产的目的。

避免走入三大误区

误区一:滥用生根剂。

生根剂生根效果好,起效快,很多菜农非常认可生根剂的作用,不管是蘸盘、浇水还是灌根,都会加点生根剂,滥用情况非常突出。

近年来高发的蔬菜早衰与生根剂的滥用关系很大,“只长根、不开果”等也与生根剂有关。

建议:生根剂主要作用是生根,到底我们需要生什么根?养什么根?怎样养根?蔬菜长势正常的情况下,单用营养型冲施肥即可满足蔬菜生长需要,生根剂其实是没必要用的,用了反而会导致土壤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蔬菜体内生殖激素平衡被打破,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误区二:平畦栽培。

许多种植户,为了省事,采用平畦种植番茄,定植之后为了防治杂草,用黑地膜覆盖,点花、打药、抹杈等农事操作就在畦内地膜上进行。地膜紧贴地面,农事操作和灌溉在同一行内,导致番茄行间土层严重板结,阻碍了土壤与空气的气体交换,根系活力下降,影响根系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植株长势偏弱,膨果速度缓慢。

建议:番茄越夏栽培采用高垄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畦一般做成20~25厘米高的高畦,然后覆盖地膜。高畦地膜栽培既有利于保水保肥,又有利于雨季排水,防病防衰。对于已经采用平畦栽培的大棚,可结合培土,分2~3次使畦心变为垄背,防止一次培土过量,伤及根系,降低吸收养分的能力。注意地膜覆盖的方式,用铁丝、竹片等将地膜支起来,增加土壤表面的空气流动,操作行与灌溉行分开。

误区三:坐果剂使用不当。

同一穗果的番茄为什么有大有小?那是因为坐果剂使用方法错误引起的。番茄有的没有开放,你就把整个花束一下子喷完,没开放的花蕾的果实形成了僵果,无论使用什么好肥料,永远也长不大。

建议:采用点花的方式,哪朵开放点哪朵,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小果,增加整体产量。

番茄坐果越多越好吗?

很多菜农在种植越夏番茄时采用前期多留果,每穗留5~6个果的方法,以果压棵抑制植株旺长,促进坐果。其实正好相反,番茄下部果实争夺的营养较多,会导致植株上部营养供应不足,坐果不良。所以,菜农应将植株下部过多的果实疏除,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果实长到黄豆粒大小时进行,将过大过小或明显畸形的果实疏除。第二次在长到葡萄大小时进行,主要是去除畸形果,减少养分消耗,以促进番茄上部开花坐果。适时晚留果,先行培育壮棵。很多人认为夏季气温高,可以多留果。但是,植株下部留果过多,营养消耗过大,会严重影响茎叶和根系的生长,导致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供应不足,光合产物积累少,坠住了棵子,番茄后期的开花坐果就会大受影响。

建议:第一穗果不留,适时摘除。原因如下:1.容易坠棵子,不利于后期高产。2.由于育苗气温高,第一穗花芽分化不良,后期容易出现畸形果。3.第一穗花用来试点花药浓度,为后续花穗点花试验出合适的点花浓度。4.每一穗第一朵花比同穗其他花早1~2天,所以第一朵花不点。若第一穗点花后,之后的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若植株很旺:第一穗留2~3个,第二穗留3~4个,第三穗留4个,第四穗以上果穗可留果4~5个。

研究表明,当棚内温度超过35℃,并持续2小时以上时,就会导致番茄花芽分化受阻,造成开花坐果差、落花落果、畸形果增多。

促进转色 3种钾肥要用对

越夏大棚番茄易上色不良。怎样才能促进转色呢?或许大家都知道,绿背果、筋腐病、花皮果的形成是与氮肥过高、缺钾有关。虽然都知道补充钾肥,但不同的钾肥效果可是千差万别。

磷酸二氢钾、硝酸钾 硝酸钾适用于番茄幼果膨大期至着色初期,可以促进果肉细胞的膨大。磷酸二氢钾一般在开花前后施,用于促进根系萌发和花芽分化,为开花坐果提供能量;着色期使用可以促进上粉着色、增加果实甜度。需氮量大的作物就用硝酸钾;需磷量大的作物就用磷酸二氢钾。这两种肥料都是速效肥料,售价较高,所以不建议作底肥,作追肥或者根外施肥用。

硫酸钾 硫酸钾适用于番茄着色后期至果实成熟期,促进果实上粉着色,增加果实甜度。

好多蔬菜地区的锰中毒是因为土壤酸化造成的,而土壤酸化的直接原因就是常年使用硫酸钾。

19种元素不能少


有数据表明:在植物体内可以检测出70多种矿质元素,几乎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都能在植物体内找到,但有19种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的植物营养元素。

必需大量元素:(7种) 碳、氢、氧、氮、磷、钾、硅

必需中量元素:(3种))钙、镁、硫

必需微量元素:(9种) 氯、铁、锰、硼、锌、铜、钼、镍、钠

氮 氮元素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果实小,坐果少或不结果。氮素过多时,植株徒长,造成落花,果实发育停滞,含糖量降低,植株抗病力减弱。番茄对氮肥的需求是苗期不可缺少,适当控制,防止徒长;结果期应勤施多施。

磷 磷元素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番茄对磷的吸收以植株生长前期为高,在第一穗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植株吸磷量约占全生育期90%。番茄吸收磷肥的能力较弱,尤其在低温下的吸收率更低。磷肥一般作基肥,也可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作叶面喷施。

钾 钾元素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

硅 番茄应用硅肥花量增多,开花整齐,花瓣盛开,果实大,表光好,节间短,坐果率高,叶片肥大平展,抗脐腐病,能够明显趋避蚜螨类害虫,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增产30%以上,提早成熟7天。

钙 缺钙时首先是生长点死亡,上部叶片变黄,叶尖叶缘萎蔫,叶柄扭曲,茎顶端呈坏死斑点,脐部黑腐。缺钙时可用0.4%氯化钙溶液叶面喷施。钙多存在于幼嫩器官,是叶绿素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

镁 镁素缺乏,老叶叶缘、叶脉失绿,产生枯斑或死亡,果实小而低产。番茄缺镁时可以用0.2%硫酸镁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硫 缺硫时植株代谢混乱,影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造成番茄叶片变黄、下卷,茎变紫。番茄缺硫时要用0.01%~0.1%硫酸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铁 缺铁时容易出现缺绿症,叶片呈淡黄色,甚至为白色。铁还参加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它是一些酶的成分。由此可见,铁对呼吸作用和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

锌 锌是番茄某些酶的组成元素。锌也是促进一些代谢反应必需的。锌对于叶绿素生成和形成碳水化合物是必不可少的。

硼 缺硼时,叶内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积累,影响新生组织的形成、生长和发育,井使叶片变厚、叶柄变租、裂化。硼还能促进生长素的运转,为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所必需,也是种子和细胞壁形成所必需的。

钼 钼元素,番茄缺钼时叶片会向上卷曲

铜 铜与叶绿素形成有关。不仅如此,铜还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避免叶绿素过早遭受破坏,这有利于叶片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锰 番茄缺锰时,叶片主脉间叶肉变黄,呈黄斑状,叶脉仍保持绿色,新生小叶呈坏死状。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多从新稍中部叶片开始失绿,从叶缘向叶脉间扩展,同时向上部叶和下部叶两个方向扩展。除主脉和中脉仍为绿色外,叶片大部分变黄。严重缺锰有灰白色或褐色斑点,同时植株蔓变短,细弱,花芽常呈黄色。

氯 缺氯时植株叶小,叶尖干枯、黄化,最终坏死。根生长慢,根尖粗。

镍 缺镍时,番茄叶尖容易积累较多的脲酶,出现坏死的现象。

钠 钠元素可促进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目的增多,使植物生长得更快,发育得更好。另外,钠元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调节叶片的气孔开闭以及对光合作用的提高上。

氢、氧 在这19种必需营养元素中,氢、氧来源于水。因此,农作物缺水,将直接影响氢、氧元素的吸收能力。

碳 土壤酸化、板结,根系败坏,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下降都与“碳缺失”紧密相连。长期以来,作物依靠自然状态获得碳营养远远未能满足其需求。

总结:大、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同等重要,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一不可。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靠施肥补充。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6-06-21/28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