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地老虎知识大全

网友投稿  2016-01-28  互联网

生活习性


成虫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因虫种而不同。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对黑光灯均有趋性;对糖酒醋液的趋性以小地老虎最强;黄地老虎则喜在大葱花蕊上取食作为补充营养。卵多产在土表、植物幼嫩茎叶上和枯草根际处,散产或堆产。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作物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有自残现象。


地老虎的越冬习性较复杂。黄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均以老熟幼虫在土下筑土室越冬。白边地老虎则以胚胎发育晚期而滞育的卵越冬。大地老虎以3~6龄幼虫在表土或草丛中越夏和越冬。小地老虎越冬受温度因子限制:1月份0℃(北纬33°附近)等温线以北不能越冬;以南地区可有少量幼虫和蛹在当地越冬;而在四川则成虫、幼虫和蛹都可越冬。关于小地老虎的迁飞性,已引起普遍重视。1979~1980年中国有关科研机构用标记回收方法,首次取得了越冬代成虫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直线距离22~240公里和由南向北迁飞490~1818公里的记录;并查明 1月份10℃等温线以南的华南为害区及其以南是国内主要虫源基地,江淮蛰伏区也有部分虫源,成虫从虫源地区交错向北迁飞为害。


主要危害


危害最重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危害蔬菜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是小地老虎。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为害人参、西洋参、贝母、细辛、龙胆、桔梗等多种药材幼苗期的重要害虫。已知的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等。但为害成灾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危害平贝母地上茎,常从地表处将茎咬断使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断条。


种类


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前翅黑褐色,有肾状纹、环状 纹和棒状纹各一,肾状纹外有尖端向外的黑色楔状纹与亚缘线内侧 2个尖端向内的黑色楔 状纹相对。卵半球形,直径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棕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7~50毫米,黄褐至黑褐色;体表密布黑色颗粒状小突起,背面有淡色纵带;腹部末节背板上有2条深褐色纵带。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至黑褐色;腹末端具 1对臀棘。世界性分布。在中国遍及各地,但以南方旱作及丘陵旱地发生较重;北方则以沿海、沿湖、沿河、低洼内涝地及水浇地发生较重。南岭以南可终年繁殖;由南向北年发生代数递减,如广西南宁7代,江西南昌5代,北京4代,黑龙江2代。


图2-4小地老虎成虫 (于洪春摄)


小地老虎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茴香地老虎


成虫 体长16~23毫米,翅展42~45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呈黑褐色,其中有肾形斑、环形斑及剑形斑,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外,内横线里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内侧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易于识别。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 卵 扁圆形,高0.38~0.5毫米,宽0.58—0.61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脊线。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孵化前呈褐色。 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37~50毫米,头宽3~3.5毫米。体色较深,由黄褐至暗褐色不等,体背面有暗褐色纵带,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头部黄褐至暗褐色。腹部1—8节,背面各节均有4个毛片,呈梯形排列,后2个比前2个大3倍左右,气门后方的毛片也较大,至少比气门大1倍多。臀板黄褐色,有2条较明显的暗褐色纵带。


黄地老虎


成虫体长14~19毫米,翅展32~43毫米;前翅黄褐色,肾状纹的外方无黑色楔状纹。卵半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以后渐现淡红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2~45毫米,淡黄褐色;腹部背面的4 个毛片大小相近。蛹体长16~19毫米,红褐色。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及甘肃乌鞘岭以西地区及黄河、淮河、海河地区;也见于苏联、非洲、印度和日本等地。华北和江苏一带年发生3~4代,新疆2~3代,内蒙古2代。


黄地老虎成虫


黄地老虎幼虫及为害状

大地老虎


成虫体长20~23毫米,翅展52~62毫米;前翅黑褐色,肾状纹外有一不规则的黑斑。卵半球形,直径1.8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毫米,黄褐色;体表多皱纹。蛹体长23~29毫米,腹部第4~7节前缘气门之前密布刻点。分布也较普遍,并常与小地老虎混合发生;以长江流域地区为害较重。中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


大地老虎

1.成虫 2.幼虫 3.幼虫头部正面 4.幼虫第4腹节背板 5.幼虫臀板背面 6.蛹

(1、2、4、5、6仿浙江农业大学,3仿魏鸿钧等)


大地老虎成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白边地老虎


成虫体长17~21毫米,翅展37~45毫米;前翅的颜色和斑纹变化大,由灰褐至红褐色,一种为白边型,前翅前缘有白色至黄色的淡色宽边;另一种是暗化型,前翅全部深暗无白色宽边。


卵半圆球形,直径0.7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体表光滑无微小颗粒; 头部黄褐色有明显“八”字纹。蛹体长18~20毫米,黄褐色,腹部第4~7节前缘有许多小刻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和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全年发生1代。


白边地老虎

1.成虫2.成虫前翅(白边型)3.幼虫头部正面4.幼虫第4腹节背面5.幼虫臀板背面6.蛹

(1、3~5仿杨集昆,2、6仿魏鸿钧等)


白边地老虎成虫

(引自吕佩珂《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谱》)


白边地老虎幼虫

(引自何振昌《中国北方农业害虫原色图鉴》)

警纹地老虎


成虫体长16~20毫米,翅展33~37毫米;前翅灰白至灰褐色,环状纹与肾状纹配置似惊叹号。卵半球形,直径0.7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孵化时呈黑色;表面有隆起的纵横线。老熟幼虫体长38~42毫米;头部黄褐色有1对八字形黑褐色条纹。蛹体长14~18毫米,红褐色,腹末有臀棘 1对。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西藏一带,并常与黄地老虎混合发生。在新疆每年可发生2代。地老虎在全国各地均以第1代发生为害严重,春播作物受害最烈。


警纹地老虎

1.幼虫头部 2.前翅 3.第4腹节背面 4.臀板 5.表皮外观 6.蛹(仿魏鸿钧等)


警纹地老虎成虫


防治方


除草


一是清洁田园,铲除菜地及地边、田埂和路边的杂草;实行秋耕冬灌、春耕耙地、结合整地人工铲埂等,可杀灭虫卵、幼虫和蛹。二是种植诱集植物,在华北地区利用小黄地老虎喜产卵在芝麻幼苗上的习性,种植芝麻诱集产卵植物带,引诱成虫产卵,在卵孵化初期铲除并携出田外集中消毁,如需保留诱集用芝麻,在3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诱杀


用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蛾器(盆)诱杀成虫。采用新鲜泡桐叶,用水浸泡后,每667平方米50~70片叶,于1代幼虫发生期的傍晚放人菜田内,次日清晨人工捕捉。也可采用鲜草或菜叶每667平方米20—30千克,在菜田内撒成小堆诱集捕捉。


药剂


在幼虫3龄前施药防治,可取得较好效果。


喷粉 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2.0—2.5千克喷粉。

撒施毒土 用2.5%敌百虫粉剂每667平方米1.5~2千克加1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顺垄撒在幼苗根际附近,或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适量水喷拌细土125~175千克制成毒土,每667平方米撒施毒土20~25千克。


喷雾 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50%杀螟硫磷1000~20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雾。


毒饵多在3龄后开始取食时应用,每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粉剂0.5千克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均匀拌在切碎的鲜草上,或用90%晶体敌百虫加水2.5~5千克,均匀拌在50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碾碎的棉籽饼(油渣)上,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拌在5千克棉籽饼上,制成的毒饵于傍晚在菜田内每隔一定距离撒成小堆。


灌根  在虫龄较大、为害严重的菜田,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6-01-28/28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