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杨树溃疡病早预防

网友投稿  2015-12-25  互联网

  溃疡病主要发生于主干上,形成近圆形、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溃疡斑。小枝受害后往往枯死。病斑的形成过程有两种类型。

  一是水泡型。在皮层表面形成约1厘米的圆形小泡,泡内充满树液,破后有褐色带腥臭味的树液流出。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一个圆形稍下陷的枯斑。水泡型病斑只出现于幼树树干和光皮树种的枝干上。

  二是枯斑型。先是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不同杨树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防治方法:

  1.在无病区建立苗圃,培养健壮苗,加强检疫,把好苗木质量关。禁用重病苗木造林或截干后定植。

  2.育抗病树种,选用适合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树种,发挥自身抗病能力。

  3.造林过程中尽量减少苗木失水,随起苗随栽植,少伤根,避免长途运输。

  4.药物防治以秋防为主,与春、秋防治相结合。在发病高峰期前,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或在病害发生前或初期 ,应先去掉流胶或病斑块,用多氧霉素100~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灵100倍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5-12-25/28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