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经济作物用药问答

网友投稿  2014-03-28  互联网

河南焦作孟州宋耐烦,通过电话

(135****7385)3月25日问:当地种植一种药材叫防风,禾本科杂草使用精喹异禾灵已经防除了,但阔叶类杂草仍然很多,请问用什么除草剂可以防除?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经济作物产品经理刘正嘉答:中药材的杂草防除问题一定要谨慎,目前大部分除草剂产品很少在中药材上推广。防除阔叶草,可以使用苯磺隆和烟嘧磺隆等药剂,防风对这两种药剂还有一定的耐药性,75%苯磺隆1.5克/亩,或10%苯磺隆可以用10克/亩、40克/升烟嘧磺隆100毫升/亩,推荐使用时,一定要先小范围试验后推广,使用时不要擅自增加用药量。

山东省潍坊市姜乐文,通过短信

(132****4973)3月23日问:最近,大棚种植的黄瓜出现烂蔓的现象,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该如何用药来防治?

山东鄄城县农业局贾友江答:近期,也有很多菜农咨询黄瓜烂蔓的问题,在下乡指导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反映的症状和看到的不同情况来看,烂蔓的原因不尽相同。下面分析一下引起黄瓜烂蔓的三个原因,以帮助瓜农朋友们对症下药。

一、黄瓜蔓枯病

近期黄瓜烂蔓的情况大多由蔓枯病引起,该病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将药剂防治与综合防治相结合,在管理中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发病棚中,应及时将病株、病叶清理干净,移出棚外深埋、焚烧。药剂防治可以选用70%甲托500倍液、75%百菌清500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注意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间隔期为7~10天,并在每次摘除下部老叶时,及时喷洒75%百菌清600倍液提前预防。

二、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是以往极易被广大菜农忽视的一种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给广大菜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炭疽病的发生与种植的重茬和农户的管理不当密切相关,该病常在叶面和叶柄上发生,严重时侵染茎蔓引起烂蔓现象。发病初期,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褐色、凹陷。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全部枯死。药剂防治可选用40%多福溴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7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值得注意的是该病应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提前预防。

三、细菌性软腐病

在棚室管理过程中,应减少细微伤口的出现,黄瓜落蔓、打叶应在浇水之前进行,并尽量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防止浇水后茎秆的含水量增大,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茎秆伤口愈合慢的情况。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喷药预防各类病害从伤口处形成侵染造成危害,尤其是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一旦染病,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75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叶枯唑800倍液,每隔5~7天叶面喷施一次,效果就比较明显。

以上三种情况就是引起黄瓜烂蔓的主要原因,只要及时预防这几类病害就可避免烂蔓。其实,温室作物管理要的就是一个细致,病害防治要的就是一个“早”字。只要用心控制棚内作物的生长环境,做到病害的早预早防,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河南唐河市王永民,通过电话

(135****2687)3月21日问:近期,不少菜农反映种植的茄子出现青枯现象,请问专家是该如何用药应对?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王迪轩答:茄子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茄子的一种主要病害。一般苗期不发生,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开始出现症状。发病适温30~37℃,夏季多雨病害易流行。土温25℃,田间出现发病高峰,长期连作,土壤湿度长时间偏高后转晴,地下水位高及弱酸性的田块易发病。

防治茄子青枯病,要通过综合防治的

措施,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①农业防治:与禾本科、瓜类、葱蒜类

或十字花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可采用52℃温水,或新植霉素300毫升/升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夏季高温季节可利用太阳能热力进行土壤消毒。亩施消石灰100~150千克和碎稻草或麦秸1000~2000千克混匀后,撒施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并浇足水再覆盖地膜,密闭温室或大棚20天左右,使土壤温度持续在50℃左右,杀死土壤中病菌。高垄或高畦,或利用托鲁巴姆作砧木嫁接栽培。采用滴灌或微灌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发病期适当控制浇水,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

②防治地下害虫:病原菌主要是从

根部或茎基部的伤口侵入,因而必须做好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以免地下害虫伤根,减少病原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入的概率。防治地下害虫,每亩可用3%毒·唑磷颗粒剂2~4千克。

③化学防治: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

菌MA-7、NOE-104浸根。发病初期,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溶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液、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性粉剂3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3%金核霉素水剂3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300倍液、20%噻唑锌悬浮剂400倍液、20%噻菌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淋或灌根,每株灌药液250~500毫升,隔7天灌一次,连灌3~4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发现较晚时,应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在病穴撒少许石灰防止病菌扩散。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4-03-28/28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