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儿菜又名小蓟,为菊科蓟属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小麦、棉花、大豆等旱作物,由于其匍匐根状茎很发达,耐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对刺儿菜防效较差。2甲4氯对刺儿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麦4叶期以后至拔节前使用。
据泰安市农科院植保所路兴涛等人2011年进行的不同除草剂对恶性杂草刺儿菜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在刺儿菜2~4叶期,分别用48%麦草畏水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25%辛酰溴苯腈乳油、10%乙羧氟草醚乳油、56%2甲4氯可溶粉剂、48%灭草松水剂除草,每公顷纯药用量分别为201.6克、15克、180克、30克、300克、90克、800克、1000克,施药后30天对刺儿菜的株数防效分别为70.69%、44.95%、19.91%、28.48%、38.05%、64.88%、43.21%、29.81%,鲜重防效分别为88.67%、71.63%、48.95%、53.07%、55.24%、84.69%、63.84%、57.54%。麦草畏、乙羧氟草醚对刺儿菜防效较好,刺儿菜发生严重的小麦田可以优先选用这两种药除草。
麦草畏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在小麦苗期茎叶喷雾施药,药物能很快被杂草的茎、叶吸收,通过韧皮部向上、下传导,多集中在分生组织及代谢活动旺盛的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从而使杂草死亡,对猪殃殃、藜、苍耳、刺儿菜、荠菜、田旋花、牛繁缕、问荆、大巢菜等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有良好防除效果。一般用药后24小时阔叶杂草即出现叶片畸形、卷曲等症状,15~20天后死亡。禾本科植物吸收药物后能很快进行代谢分解使之失效,表现较强的抗药性。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前使用,对小麦比较安全。小麦4叶期之前和拔节后禁止使用。麦草畏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较快,对后茬作物安全。
乙羧氟草醚是苗后触杀型除草剂,药物被杂草吸收后,使原卟啉氧化酶受抑制,生成对植物细胞具有毒性的四吡咯,积聚而发生作用,可有效防除藜科、蓼科、苋菜、苍耳、龙葵、马齿苋、鸭跖草、刺儿菜等多种阔叶杂草。该药作用速度快、活性高、不影响后茬作物。麦田施用乙羧氟草醚,最好在冬前施药,用药量不能过大,要求气温在10℃以上,否则容易产生药害,致小麦叶片发黄,但以后一般能恢复。
(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