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卢先生(137****2876)11月19日问:冬小麦黄苗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王迪轩答:冬小麦从小麦出苗到拔节前,田块中存在的苗弱、苗小、黄叶、黄心、黄蘖等都属于黄苗。 (1)发生原因 ①整地质量不好,明暗坷垃多,土壤悬松,扎根不实,导致麦苗缩心、黄叶。 ②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基肥,或种肥施用过多,使种子或幼苗接触肥料、烧伤或死亡。 ③低温、土壤干旱、大风和霜冻等气象因素所造成的。这种黄叶出现时间往往和天气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范围也往往很大,整块田表现比较一致。墒情不好,播种过深,使小麦苗瘦弱,叶片细长而黄。 ④播种过早,麦苗过旺,地力差。麦田播种过早,麦苗过旺,且未施基肥或追肥不及时,麦苗由于缺乏营养而发黄。 ⑤土壤板结、淹水、渍涝、盐碱害、有毒物质等因素影响。所有能够影响根系生长甚至造成部分根系死亡的因素都可以造成黄叶。土壤黏重,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铁锈色,麦苗瘦弱,叶发白发黄。 ⑥土壤脱肥缺素,包括氮、磷、钾、钙肥等,尤其是在缺磷肥严重时叶黄苗小。 缺乏氮素营养的麦苗均匀地褪绿变黄,叶尖干枯,下部老叶发黄并枯死,植株矮小叶片弱,分蘖少。这种黄苗多出现在土壤贫瘠、基肥不足或追肥不及时的地块。 小麦缺钾,首先从老叶叶尖开始发黄,然后沿叶脉伸展,变黄部分与健部界线分明,呈镶嵌形,叶片黄化发软,后期常贴于地面。这类黄苗多发生在沙质地,一般表现为畦边重于畦中。 小麦缺锰,新叶叶脉间呈条状褪绿,变黄绿色到黄色。有时叶片呈浅绿色,黄色条纹扩大成为褐色斑点,叶尖焦枯。 ⑦病虫危害。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胞囊线虫等,通过咬食根或茎基部茎叶,造成叶片发黄。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它们都属真菌病害,发生初期都能表现黄叶,但病斑发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状有所不同。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形成像云彩一样的斑点(比较大)并且从下往上扩展,颜色稍淡;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典型的病斑是发生在茎基部,颜色很深,很像黑膏药,叶鞘上也会形成病斑,但不会向上扩展;根腐病只发生在根部,变褐腐烂。 ⑧除草剂中毒发生黄苗。 (2)防治方法 ①对于播量过大造成植株黄瘦、细弱,营养不良,相互争光、争肥、争水,进而形成黄弱苗。管理上要先抓紧疏苗,再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磷速效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②对于因墒情不好或因播种过深形成的黄苗,要用竹耙扒去表土,帮助麦苗出土,或进行清理,以促进麦苗生长。 ③对于因土壤过于黏重通气不好形成的黄苗,应先及时浇水,再中耕松土,破除僵硬层。 ④对于因缺乏氮、磷、钾、锰肥的土壤,抓紧时间补施速效性肥料,缺氮应在麦苗三叶期及时追施分蘖肥,每亩用尿素 7~8千克或人粪尿600~700千克,在行间沟施或兑水浇施。缺磷则亩追过磷酸钙25千克或用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叶面喷洒;缺钾时亩追氯化钾8~1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150克,兑水50~75千克,在叶面喷洒。对缺锰黄苗,应及时喷施0.1%~0.3%的硫酸锰溶液2~3次。 ⑤对于因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种肥过多造成的黄苗,应立即浇水稀释肥效。 ⑥对于因地下害虫、根腐病等病虫害造成的黄苗,可采取中耕、搂麦、浇水等技术措施促其转化。若黄苗有继续发展成死苗的可能,要抓紧时间查苗补种,或进行移栽,防止缺苗断垄。地下害虫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在被害麦苗周边进行灌根。麦圆蜘蛛,可选用的药剂有0.3度石硫合剂,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50%氟虫脲乳油1000倍液、50%四螨螓悬浮液5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⑦对除草剂中毒造成的黄苗,要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或解毒药物如赤霉酸,每亩用药2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有条件的可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经济作物用药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