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生物农药能否异军突起

网友投稿  2012-09-21  互联网

□韩永奇

毒西瓜、毒豇豆、毒韭菜、毒白菜轮番登场,农产品农药残留让广大消费者产生恐慌。我们所吃的食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而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公众关注。农药企业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压力增大,也往往意味着机会降临。公众对传统化学农药的担忧,是给行业提出的新课题,就看农药企业能不能推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加快发展生物农药就是行业推出的解决方案之一,生物农药能否抓住公众消费的新需求,把握市场机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是一个需要全行业认真思考、努力实践的问题。

当前正在发展

当前,全国约有240多家生物农药企业,年产量约12万吨,销售额占农药总额的5%,国内生物农药登记的品种80多个,产品2500多个,使用作物面积约4亿亩次。企业、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重点都逐步转移到生物农药上来,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认为,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表明,十二五期间,我国鼓励发展生物农药,具体目标是,生物农药比例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5%降至3%以下。山东京蓬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良说,生物农药是农药工业今后发展的方向,生物农药作为生物产业的一分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大力发展的对象,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生物农药,表明了国家在农药发展上的战略导向,把生物农药作为未来新兴战略产业来大力发展,是农药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还有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国内减免生物农药登记要求的呼声较高,今年有可能减免生物农药登记,减免原(母)药登记;缩短药效试验时间;适当减免毒理学、残留、环境试验资料要求等都在进一步的探讨中。

烦恼还有很多

当前,行业把发展生物农药作为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突破口。虽然一些生物农药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内生物农药在成长中遭遇了很多的烦恼,农业部和科技部的有关专家透露,目前我国生物农药面临着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上的难题。一是自身缺陷。生物农药虽然有无毒副作用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但与化学农药相比,施用之后药效反应慢和稳定性差也是非常突出的,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快速除虫的需要。二是成本偏高。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厂房简陋、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由此而导致成本偏高,在价格上无优势。当前规模较大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只有4~5家,这样的产业布局,造成了产品质量不稳定,商品剂型化程度低,在与国外产品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三是国家为发展生物农药,农业部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机农业食品发展中心,但迄今没有一个倡导和支持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缺乏激励政策。加上对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农民对生物农药的认知度低,习惯用化学农药,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意

识和技能有待增强。

成长并不容易

随着农药残留带来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全社会发展生物农药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促进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须多管齐下。

首先要借助纳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政策支持,进行产业转型。国家已经把生物农药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发展,这对传统农药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效能的生物农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强制淘汰有害于人体健康的高毒化学农药,加大对生物农药开发的扶持力度,如减免生物农药登记程序,缩短药效试验时间,适当减免毒理学、残留、环境试验资料要求等。产业转型和兼并重组,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如海正集团、钱江生化、德清拜克、山东京蓬等,对这些企业应给予积极扶持。

其次是行业推动,企业参与,进一步加强生物农药技术创新尤其新产品的研发,加快产业化步伐。生物农药行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保持生物农药工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进一步加快产业化步伐,产学研结合大势所趋,产业化才能使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最后就是进一步加大生物农药产品的推广应用。社会舆论影响,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加强推广宣传力度,使农民提高认识,掌握生物农药使用方法。目前,大部分农民对生物农药的作用还不太了解,通过宣传,加强实验示范,使农民能够自觉应用生物农药,拒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农业部等的专业防治上要向生物农药倾斜,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生物农药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2-09-21/27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