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玉东)5月28日,记者在农业部召开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国水稻病虫发生明显重于常年,田间虫量上升之快都是近五年来罕见,虫害发生的态势已经显现。专家建议,结合当地病虫害测报,提前做好防治准备,适当时期,喷施吡虫啉、吡蚜酮和烯啶虫胺等药剂进行防治,也可在水稻种植前,使用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噻虫嗪进行拌种处理,可以兼防蚜虫和蓟马等害虫。
记者从全国农技中心病虫测报处了解到,截至5月24日,水稻病虫累计发生8932万亩,程度明显重于上年同期。其中,稻飞虱累计发生2752万亩,增幅56.2%,同比增加174.1%。受近期强降雨天气影响,稻飞虱在华南、江西、西南东部稻区均监测到明显迁入峰,迁入虫量高于或接近常年。其中,贵州天柱峰期虫量分别是去年、历年同期的240.4倍、155倍。迁入范围已扩大至湖北北部的宜城,较历年同期早7天,较大发生的1998年、2006年分别早2天和8天。
今年稻飞虱突然暴发情况,得到了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可佳的证实。据何可佳介绍,今年湖南地区早稻上稻飞虱的虫口密度均高于往年,由于稻飞虱在湖南地区不能越冬,迁入时间也比往年早10天左右,而早稻上稻飞虱的潜入量之大,导致湖南部分地区在近50年以来第一次对早稻稻飞虱进行防治。由于稻飞虱的潜入量超出预期,虫口基数过大,晚稻的病虫害防治压力仍会很大。在把握好地方植保站的虫情测报基础上,结合农技部门做好防治准备,在恰当的时间进行防治。
吉林八达农药有限公司市场研发部张荣宝经理认为,水稻田稻飞虱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类。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主要有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等,可以在不同种植时期,分批次进行防治。水稻播种前,可以用30%丁硫克百威吡虫啉悬浮剂或600克/升吡虫啉悬浮剂或者噻虫嗪进行拌种,防治苗期蚜虫、潜叶蝇及蓟马。水稻分蘖前和孕穗前,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进行防治,因为吡虫啉见效速度快,吡蚜酮持效时间长,两种成分可以有效进行互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稻飞虱抗性强的地区,可以用烯啶虫胺代替吡虫啉与吡蚜酮混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使用剂量需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