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高毒农药“替代工程”三大难题亟待突破

零零社区网友  2007-10-17  互联网

   又是一年秋收时节,农药作为重要的农资产品受到高度关注。2003年,我国政府决定在2004-2007年间分3个阶段,完成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的使用,同时寻找高毒农药的替代产品。目前,高毒农药“替代工程”正在各地展开。但记者日前在安徽省化肥行业协会等部门调研时了解到,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毒农药禁用工作仍待加强。
    --盲目使用导致药害问题日趋严峻
  高毒农药在害虫防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我国农药年生产量保持在45万吨左右,有效成分品种近500个,年使用农药制剂100万吨左右,防治面积超过50亿亩次。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量占农药总使用量的25%左右,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水稻等7大作物防治20种主要害虫的当家品种。这5种农药的主要特点是杀虫谱广、速效性好、使用成本低、应用面广,普遍使用于防治水稻、棉花、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也有一定数量被农民违规用于防治蔬菜和果树害虫上。但是,由于使用量大,药农自我保护意识不足,高毒农药的使用也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和生态问题。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毒性大,使用不当或防护不好,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以及农产品残留污染。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农民不合理用药或违规使用高毒农药,造成中毒、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平均每年约有5万人中毒。
  同时,2005年以来,农药使用特别是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技术缺乏了解,违禁用药、盲目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农作物药害问题日趋严重。一是引起药害的农药类型与品种越来越多;二是药害发生作物多、程度重,尤其是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突出;三是除草剂引起的药害严重,事故多。据农业部门调查,高毒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害虫天敌种群数量下降,害虫抗药性迅速增长和再猖獗,而且使地下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残留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重要障碍,是造成食物中毒、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因农药残留超标污染导致食用人员中毒,以及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遭拒收、索赔、禁止出口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声誉和国际贸易,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替代工程”效益显著
  高毒农药的药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务院2003年12月批复了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削减生产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方案》,决定自2004年起到2007年分3个阶段完成削减工作,即自2004年6月30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含有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原药生产企业的单制剂产品,并将其使用范围缩减为棉花、水稻、玉米和小麦;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农业上使用。
  全国农技术推广中心药械处处长邵振润介绍,配合禁止使用的相关规定,高毒农药“替代工程”正在展开。它将通过筛选、示范和推广新的农药品种与制剂,制定出每一种药剂在不同地域和作物上的合理使用技术规范,以保证在充分发挥农药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带来的副作用。目前,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正在筛选新的替代农药。
  据介绍,高毒农药替代工程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首先,其社会效益和影响大。筛选的一些品种和形成的配套技术将大大改善我国农药使用结构,提高农药应用水平,减少人畜中毒和死亡事故,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扩大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环境生态效[FS:PAGE]益好。通过实施高毒农药替代工程,可以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减少对天敌等有益生物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经济效益高。估计仅提高农产品质量一项就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几十亿元以上。
  --三大难题亟待突破
  有关人士分析,实施高毒农药削减方案仅有3年时间,由于时间短、任务重,目前有三大能题亟待突破。
  第一,高毒农药的替代品种筛选问题。我国是一个生物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受气候的影响,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病虫害。长期以来,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是防治水稻等重要作物上重要害虫的主要品种,使用量占农药总量的1/4,又因长期使用而为广大农民熟悉和掌握。要如期停止使用它们,找出高效低毒的替代农药是首要任务,这样才能确保病虫害发生时能进行有效控制。
  第二,农民的用药习惯、用药成本以及当前施药机械的落后等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正在寻找和新开发的高效低毒农药,其价格均高于原有的低价高毒高效农药。如何控制替代农药价格,需要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突破。
  湖南省植保站负责人介绍,使用化学农药对有害生物治理效果取决于农药、施药机械和喷洒技术。现在我国不少地方农民拥有的施药机械落后,存在着“跑、冒、漏、滴”现象,不仅对施药者身体健康有直接威胁,而且造成农药利用率低,在推荐用量下达不到防治效果,从而引发超量用药和混用药等诸多问题。
  宁夏农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说,由于新型器械价格较高,农民不容易接受。农民使用的喷雾器60%以上仍是老式手动,农药有效利用率仅30%左右,浪费严重、安全性差。农民传统上认为大剂量、高毒农药是防治法宝。但由于安全用药意识差,部分农民在打药时不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有效防护措施,在药区随意穿行,任凭药剂沾身,往往造成生产性中毒。
  为了破解这些问题,江苏省植保站有关负责人指出,要大力推广一批新型施药机械,推广低容量喷洒方式,切实提高农药利用率,节本增效,减少农药浪费和污染。可积极争取将植保机械购置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并争取有关项目及经费支持。重点引进、开发适合果园、保护地应用的施药机械,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解决果园、菜园施药长期用喷枪喷淋而造成的污染严重问题;引进智能化精准施药机械,以及适合防蝗用的大型风送式喷雾机等。同时,积极筛选适合西部地区使用的节水型新药械。
  第三,农药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监管。目前,农药销售不规范,缺乏统一管理,给非法农药销售开了方便之门。一方面,一些农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商业利润片面迎合农民传统认识心理,故意夸大药效,进行欺骗宣传,以期占有市场;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农药,既扰乱了市场,又欺骗农民。另一方面,由于农技推广队伍名存实亡,农民缺乏技术指导,存在着滥用药的现象。农民农药用量普遍偏多,棉田用药量最多,其次是水稻田用药量大。
  因此,专家认为,加强农药生产和市场监管是高毒农药替代工作的一大关键。建议大张旗鼓地宣传高毒农药替代工作,普及安全用药知识,让农民知道使用农药必须注意保护害虫天敌,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指导农药经销人员严格按农药品种使用范围进行宣传和销售,并加强农药保管,防止因误食、误用等造成非生产性中毒事件发生。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07-10-17/27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