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麦秆全量还田技术要点有哪些?

网友投稿  2007-09-11  互联网

记者:现在政府为什么强调秸秆还田?
专家: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以地养地,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地质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打好地力基础。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地力培肥措施。
记者:秸秆还田技术既然这样好,为什么难推广呢?
专家:这里有思想问题,也有技术问题。思想上不愿意秸秆还田是怕麻烦,不如一烧了之。在技术上,过去存在粉碎机械化的配套难题,此外,也有农民反映“草难埋,易僵苗”。
记者:麦秆全量还田有哪些技术要点呢?
专家:1.切碎麦秸。小麦亩产一般为300~400公斤时,每亩麦秸数量也在300公斤以上。生产上,在机械旋耕过程中要使80%以上的麦秸埋入土壤中,才能保证下茬播栽质量,效果才明显。实践证明,留茬高度小于10厘米,使90%的麦秸长度小于10厘米,产生的麦秸适合各种耕作机械作业,埋草效果才会理想。
2.调节碳氮比。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草量大,而秸秆本身的碳、氮含量比例为100∶2左右,腐解所需的比例为100∶4左右,因此秸秆在腐解为有机肥的过程中微生物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等元素,生产上要额外补施一定量的氮肥。一般每亩还田300公斤秸秆时,基肥需施尿素10公斤左右,否则碳氮比降不下来,微生物在分解秸秆时一定会与作物幼苗争氮。这就是“易僵苗”的原因。
3.浅水旋耕。机械旋耕时,田间水层要适度控制。如果水层太浅或无水层,容易出现刀滚拖板粘泥及机具作业负荷过大等现象;水层过深时,草与泥分离,容易出现秸秆漂浮,埋草效果差,埋茬率降低,对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均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作业前应把水层控制在3~4厘米深,浸泡3~4小时,做到浅水旋耕。
4.控水调气。麦草在腐烂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抑制稻苗根系的生长、降低吸收功能是造成水稻僵苗的根本原因。稻苗栽后5天以上,基本都已扎根活棵,10天左右明显恢复生长。如果秸秆发酵过程中长期泡水,秸秆腐解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大量集中在根层土壤中,稻苗生长就会明显受抑制,所以应该及时脱水通气,促进根系生长。因此,进行秸秆还田的水稻田水浆管理必须采用干湿交替的模式,泡水1~2天,通气2~3天,切忌深水长沤、通气不畅,从而影响水稻生长。
    专家提示:
1.秸秆还田好处多,是土壤培肥的正确方向。
2.秸秆还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措施,必须正确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http://farm.00-net.com/news/13/2007-09-11/27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