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张林萍
中等个头,胖乎乎的,说话时爱笑,家住四川省高县庆符镇王公村的彭万强是位“90后”蚕农,说到养蚕,他迅速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我在外地做建筑工,一月七八千元收入,爱人在工厂上班,收入虽然还过得去,但比较辛苦,最主要的是顾不了家。与家人商议后,毅然决定返乡养蚕。”
养蚕是个古老的产业,蚕的用途无非就是纺丝,但在“东桑西移”项目承担县——高县人看来,一条蚕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高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中南部,因山川险峻而以“高”字命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不仅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史,且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的必经之地,是全国闻名的蚕茧之乡。
为什么会回来?彭万强给出三条理由:一是祖辈都是养蚕人,有技术也有桑园;二是回乡创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人;三是党的富农强农政策好,家乡的蚕桑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说干就干。回乡后,彭万强承包了50亩田地做桑园。种桑树、建蚕棚、管桑园……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即便到后期的购买蚕卵、疾病预防,也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免费给予全程指导服务。
“有了专业服务,我们养蚕人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彭万强说。
关于养蚕设备,彭万强信心满满地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养一张蚕,一年可养五六茬。一张蚕就是沾满蚕卵的一张纸,每张纸上有标称4万枚卵。一张蚕的纯利润七八百元,一年五六茬就是五千元左右。按此折算,50张蚕的利润就是25万元,还是很可观的。总体看,收入比外出务工要强很多。
“像彭万强这样的养蚕规模,在庆符镇算大的,不仅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同时还解决附近一些人的就业问题。”高县县委外宣办副主任严友忠称,彭万强承包村民的土地,要支付村民的土地承包费。除了拿到承包费,村民还可以到彭万强桑园做工,每月还能挣到一千多元。庆符镇多山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亩农田的收入一年最高也达不到一千元。现在不需种地就能拿到钱,还能在家门口做工挣钱,当地老百姓自然很高兴。
王公村现有村民1500多人,半数以上都从事养蚕产业。像彭万强一样“90后”的养蚕户有10多户,“80后”的养蚕户也有相当一部分,还有一些不外出务工的村民,大都在从事养蚕,规模不等,大部分养蚕户年收益均在八九万元。
王公村是高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高县县委、县政府立足丘陵山区实际和自然资源优势,突出“科技示范、连片发展、全域覆盖”,以打造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加工基地和高端丝绸为主线,着力实施“品种优良化、桑园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共育专业化、防控统一化、收茧仪评化”发展,推动蚕桑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高县全县桑园面积达20.9万亩,比2015年净增2.78万亩、增长15.4%,覆盖全县19个乡镇249个村,有蚕农2.95万户、10万人;全年共发种20.4万张、产茧16.9万担,桑园面积、产茧量居宜宾市首位、四川省第二位。2018年,全县蚕农茧款收入达3.89亿元,比2015年净增1.66亿元、增长74.4%;实现蚕桑农业综合产值11.5亿元,2016~2018年有5424户18984人通过栽桑养蚕实现脱贫;全县50个贫困村有34个是蚕桑重点村,已全面实现整村退出。
谈到蚕桑产业发展下一步规划时,高县县委书记李康称,为加快推进现代蚕业转型发展,高县将以深入推进现代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坚定不移将茧丝绸产业作为确保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争取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家乡发展。力争到2021年,建成蚕业综合产值达45亿元的蚕桑产业强县。
“政府不光提供扶持,还有公司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且销路不用愁。”彭万强称,现在正是回乡创业的好时候。自己会一直从事养蚕业,未来还会继续扩大规模,把经验传授给需要的养蚕人。尽最大可能解决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