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巴南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巴南区麻柳嘴镇感应村的美女猪倌肖杨被评为该区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电商好手”。
刚满30岁的肖杨接触农产品电商才两三年,靠着一个“拼”字,去年网销140头猪。
肖杨的渝名园猪场位于海拔600多米的感应村山顶,最耀眼的明星猪叫“奶八猪”。她介绍,这是其父亲从2002年开始培育的良种猪,这种猪毛色黑亮、体型圆润、出栏率高。2017年,其母本在专业权威机构得以定性,因其前蹄内侧排列着8个小孔,故得名“奶八猪”。
“因为是自主培育的新品种,知名度不够,加上猪场在山顶上,交通不方便。生猪出栏时,销路就成了问题。”肖杨说,整猪售卖比较挑买主,2015年她刚开始触网销售时,很长时间一头猪也没卖出去。
后来,肖杨从拼团、拼车获得灵感,何不试试化整为零?具体方法是,把整猪按部位分解成多块猪肉,按客户的不同需要进行售卖。
“顾客需要哪个部位的猪肉,我们就卖哪个部位。网上如果拼够80%的肉,我们就可以宰杀。”肖杨说,他们实行当天宰杀,当天配送。主城区顾客当天就能收到新鲜的猪肉。
肖杨说,最初,在网上拼猪的顾客大多抱着尝鲜的心态试一试,后来发现他们的“奶八猪”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渐渐成了回头客。2016年,猪场试水“拼”出30多头。2017年,很多顾客前来“拼”年猪,销量有了起色,共通过电商平台卖出140头猪。
养猪的同时,肖杨还在承包的410亩山地上,栽种血橙、梨子、桃子、西瓜等水果。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逐步形成了“猪-果-蔬”的种养循环模式。
“猪肉拼购的订单多起来,我又开始为水果销售发愁。”肖杨说,尽管采用的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但由于土壤、气候等原因,农场种出来的水果总体偏酸,不太合本地人的口味,总是卖不出好价钱。“有时,一斤血橙连5角钱都无人问津。”她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把她的水果样品带到北京一家营养师协会进行小范围展销,没想到浓浓的果酸口感很受好评,竟然非常抢手。
“2015年冬天,我一个星期网销了血橙3万斤。”肖杨开心地说,这个销售成绩让她一下子在巴南区的电商圈打响了名气。她也开始往北方市场拓展,网上拼单的番茄、柑橘、桃子等果蔬达到一定数量后,她就马上采摘,将最新鲜的农产品发送过去。
肖杨说,这几年在猪圈、田坎打拼的过程中,她越来越觉得,电商只是销售的一种手段,农产品的品质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既要用得来鼠标,更要有好的农产品。”
于是,今年肖杨把猪仔免费送给麻柳嘴镇的4户建卡贫困户养殖。
一开始肖杨和农户双方都有顾虑:农户担心是新品种,怕卖不出好价钱;她则害怕村民没有按科学方法养殖,生猪不能按预期出栏。
于是,肖杨联系兽医站,每两月请兽医到农户家中跟进动态。同时,与养殖户签订合同,等到生猪可以出栏时,按市场价回收并负责售卖。她说,虽然劳点心劳点力,但通过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能扩大养殖规模,也带动农户增收的途径,是件双赢的好事。
“当然,我们也不是光卖偏酸的水果。”肖杨说,她正与科研单位联系,使用环保酵素培肥,通过合理的栽种方式、多品种的试种筛选,增加更多的口感供消费者选择。 赖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