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根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积肥是分田到户后农家的大事,家家都会在院里院外挖个猪圈,当粪坑。碎的柴草、粪便、厨房垃圾、灶下的草木灰等都是积肥的好原料。有的人家一年养一头大肥猪,既能到年底卖钱,又能产不少的猪粪,一举两得。更有不怕麻烦的,养一只老海膛母猪,产猪崽卖,周转快,赢利也会比养母猪高不少。
有的老农出门时常年背一只粪筐,拿一柄小铁锨,见粪就拾,不仅路面干净,家里积的肥料也多。也有的老农爱背上筐遛早,收获也不少,起得晚的就无粪可拾了,正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胡同里人们闲聚聊天,常常会说:“有空多拾粪,没事少赶集”,拾粪是勤劳致富,赶集是消费。
人畜的粪便要尽量留在自家地里才是会过日子,如若不然就会被骂为“有粪不攒家”。
村里有个笑话流传很久,会过日子的二大爷那年跟村里几个人出村看戏,走到半路,突然觉得想方便,就返回来走到自家的田地里,最后却只是放了几个响屁而已,这件事成了村里人的谈资和笑料。
粪坑的肥一般每年积满一圈,有的半年就能积满,这时候把粪清出来放到户外空地上,堆成堆,用麦秸和泥抹严实,来往路过的人就会啧啧赞叹说,看看人家积的肥真多,庄稼又能丰收了。
粪坑一般在每年春耕前清理出来,要用专门一天的时间清理,拉运到田间,这是个力气活,我们家总是父亲来干。出粪坑的前几天,父亲就提醒我们不要再往猪圈里倒水。到那一天的早晨,父亲先把院子扫干净,然后用铁锨往猪圈内扬上一层干土,跳进猪圈内的台上,再轻轻踩进猪圈,用脚把覆盖着干土的粪踩实,然后从一头开始,用三个齿的叉子一下一下清理到圈外的空地上。等到高度和猪圈的沿差不多高了,父亲就推过小拉车,一锨锨装到车上,再拉到门外,套上小毛驴,运送到地里,隔一段一小堆一小堆地卸下来。回来时,再拉上从地里高处取下的干土。坐在车前的父亲似乎很悠闲,点燃一支烟卷同遇见的每一个村民高声打着招呼。往返几次,人们都夸父亲能干,家里积的肥多。
等把粪运完后,猪圈里撒上了干土。父亲拉着农具来到地头,看着一堆堆的粪堆,满心欢喜,他用叉子把粪扬撒开,地上铺了黑乎乎的一层。然后套上牲口开始犁地,要深耕细作,一垅垅的泥土像波浪一样翻卷过来,耕完后,让牲口拉上带着粗铁条的耙,这耙是父亲专门请人打造的榆木耙,硬实光亮。父亲身材高大,他怕牲口拉着费劲,从不站到耙上去,只在上面放上一袋土,耙完后,再换上插着红荆条的木盖,还是放上一口袋土,左右摇晃着把地盖得平平整整。有不少有经验的老农是站到耙上整地的,他们头上包着白羊肚毛巾,一手扬着鞭,一手拉僵绳,身体左右摇晃保持平衡,也是为了牲口拉着省劲。
平整后的土地播上种子,那被粪肥混合的泥土,仿佛让人嗅到了五谷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