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庆国芦晓春
近年来,北京的畜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一边是城市“疏整促”和农业“调转节”的双重考验,一边是满足首都市场农产品安全供应的保障压力。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平谷区前芮营村的北京双银养殖场,智能化的养殖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家已有13年历史的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目前存栏规模5万羽,每年向市场供应大量优质安全的无公害鸡蛋。在当前不少养殖场面临清退的严峻形势下,像双银这样的现代家禽养殖基地之所以能存活下来并实现新发展,深挖秘笈,答案只有一个:科技。
让我们透过双银养殖场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洞见北京畜牧业如何利用科技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迈向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宽阔大道。
传统养殖模式困扰养鸡“新手”
上世纪90年代初,20多岁的张双银还是一名自行车维修师傅,靠着给人修理自行车维生,这一修就是10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大,他瞅准机会,扔下了修车摊,回家念起了“养鸡经”。
“当时正好赶上平谷区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我就跟村里租了这块地,当时真的是啥都没有。”他回忆,创业时期,堪称“四无人员”: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人手、四无场地,全靠他和妻子俩人摸索着干。
“最发愁的就是鸡舍里的250个喂水的玻璃罐,每天都要摘下来清洗干净、添加清水。特别是夏季高温的时候,光这一道工序,一个人就得干上两三个小时。”想起当初,张双银感慨良多。
劳累之外养殖风险更让他心惊肉跳。有一次,张双银从外地买回7000多只青皮乌鸡,仅10天的工夫就全死光了,10万元投入都打了水漂儿。
深受打击的他意识到,这样的传统养殖模式没有发展前景。于是,他下决心引进新技术,2005年在前芮营村租了16亩土地,建起了现代化养殖场。
科技试验让养鸡场“翻天覆地”
养殖场走上正轨以后,张双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扩建鸡舍。将原来的矮小鸡舍改造成了4列3层的新式鸡舍,舍内装上了风机、水帘、料车等设备,养殖规模也扩大到了5万羽。
鸡舍大了,养的鸡多了,环境调节、鸡群补光、舍内消毒这些问题也就来了。就拿鸡群补光来说,光照是影响家禽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生长阶段的家禽需要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都不同,为了能养好鸡,要在不同时间更换不同瓦数的灯泡,来满足鸡只生长的需要。
“一栋鸡舍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灯泡,一趟换下来要几个小时,一批鸡生长过程中至少需要换2~3次灯泡。”张双银说,这无形中加大了养殖场的人力投入。
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北京市农业局畜牧业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找到了他。为了加快畜禽舍环境智能化技术的试验,决定选择张双银家的鸡场作为试验点。在听了对技术的介绍后,张双银欣然同意,最终决定了安装两栋作为实验舍,另保留一栋规格差不多的作为对照舍。
这次试验有三个环节。首先是将舍内的电气线路进行整合,将舍内原来的散布式的各种闸刀整合到控制箱内,通过触摸屏控制开关。其次是对舍内照明系统进行改造,由简单的白炽灯转变为可调节亮度的冷阴极灯。同时对消毒系统也进行了大幅升级,由肩背喷雾这种人工消毒模式改造成了播种式消毒,随着喂料环节的进行就能完成全舍的消毒。
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效益。“人力投入降低了50%,电能投入减少了50%,产蛋率提升了1%。”张双银满意地说。
双银养殖场的数据为试验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巨大帮助。此后,北京畜牧业环境监测站还陆续在此开展了消毒试验、光照试验、无助力通风试验等多个项目,为京郊畜牧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升品质打造“京字”招牌
多年来,双银养殖场不断提升硬件基础,逐步由机械化走向智能化。随着硬件的提升,养殖场也越来越重视软件基础的完善。从鸡只免疫到禽蛋消毒、从饲料饮水到光照通风,养鸡场先后有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涵盖家禽养殖的各方面。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张双银也十分注重产品质量。如今,双银养殖场通过了无公害认证,收获了市级优级标准化基地等荣誉。“不久前,有一个企业专门来收购我们的无公害鸡蛋,一斤比市场价高2块钱,一个月就多挣10万多元。”张双银高兴地说。
从一个家族式的小作坊,到现在的一家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对比今昔,张双银的创业故事里有北京市畜牧部门的技术支持,也有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的智慧支撑,更有北京市农业局对首都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与引导。
“未来,我市将继续坚持‘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美丽生态牧场’,树立标杆,提升‘三品一标’认证率,打造‘京’字招牌,形成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北京市农业局畜牧管理处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