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春小麦主要病虫害及症状

网友投稿  2013-02-28  互联网

主要虫害

    1.蚜虫主要有麦二又蚜,麦长管蚜和手缢管蚜,每年6月份开始发生,麦蚜常大量聚集在叶片、茎秆和穗部,吸取汁液,影响作物发育,并能传播多种病毒,巳成为常发性害虫。

    2.地下害虫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三种。金针虫能咬食刚拾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乏不断芽,苗期为害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在上中咬食种子、幼根和嫩茎,造成缺苗,可在表土层穿行,使幼苗根部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失水干枯而死;蛴螬也呆食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幼苗枯死。

    3.粘虫目前危害小麦最严重的为二代粘虫,大量发生时不仅吃光麦叶,还能咬断穗头。

    主要病害

    1.锈病分为叶锈、条锈和秆锈。叶锈通常只在叶表面发生;条锈主要侵害叶片、叶鞘,茎秆也偶然发生。秆锈主要症状是产生隆起的粉疮;锈病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大量减产。

    2.白粉病初期叶上出现白色霉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面长出白粉状霉层,后期在霉层中散生黑色小粒,最后病叶逐渐变黄褐色而枯死。

    3.全蚀病侵染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一、二节。返青至拔节期病株基部叶片变黄,地下茎、种子、根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干旱时茎基部及根变黑褐色,出现白穗。

    4.根腐病侵染小麦各个部位,引起烂芽、叶枯,穗枯及形成黑胚粉,幼芽受害芽鞘上发生褐斑,出苗后在茎基部或根部发生褐斑;引起苗叶变黄,发育迟缓,叶片病斑椭圆形成不规则形,穗部从灌浆开始发生,在颖壳上产生褐色不规则形病斑。

    5.黄矮病主要由麦蚜传播,拔节期开始出现症状,孕穗到抽穗期盛发,植株矮化,叶片发黄。 
 
作者:静永红 
来源:农民日报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3-2-28/22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