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零零社区网友  2010-11-10  互联网

随着通海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病虫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遏止蔬菜病虫害高发态势,一方面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教育和引民基层广大群众逐步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另一方面要以设施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为依据,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物理防治为手段,科学规范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实现设施蔬菜生产绿色化目标。
    1、大力实施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耐)病虫良种
    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有目的选择适合我县栽培条件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增强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实现高产高效目标。如甘蓝以美味早生、中日友好等品种为主;花菜以太白、高雅、鲜花70等品种为主;大白以夏阳50、东方明珠等品种为主。
    (2)合理轮作倒茬
    同科蔬菜均有相同或相似的病虫害,因此设施蔬菜栽培最好进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3)及时清洁田园
    在播种或定植前,结合深翻整地,及时清除残枝败叶及病残体,铲除周边杂草,消灭病虫中间寄主,生产过程中晴天中午及时摘除病老残叶、残花等病残体,减少病虫危害。
    (4)选择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选用种子时最好选用包衣种子,非包衣种子播种前选晴天晒种2-3天,通过阳光照射杀灭附着在种皮表面的病菌。茄果类、瓜类蔬菜种子55℃温水浸种10-15分钟,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可用40-50℃温水浸种10-15分钟,或用10%盐水浸种10分钟,可将种子里混入的菌核病、线虫卵漂除或杀死,防止菌核病和线虫病发生。  
    (5)培育无病虫壮苗
    选择背风向阳地块作为苗床,育苗前及时清除苗床内残根败叶和杂草。育苗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营养土配制时要采用无病菌床土,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施用少量无机肥,播种前要进行苗床土消毒处理,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定植时选用优质适龄壮苗。
    (6)深翻晒土
    深翻可将地下害虫、土壤中病原菌翻至地表,通过阳光照射或冻融交替,达到消灭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目的,减轻土传病虫害发生。
    (7)科学配方施肥
采取科学配方施肥措施,依据各类蔬菜需肥规律及土壤供肥特点进行合理科学施肥,有效选择追肥、叶面喷肥种类,增强植株生长势和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减轻病害发生。
    (8)积极推广应用蔬菜生产关键技术
    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是指:大棚滴灌、高垄栽培、地膜全覆盖、高温闷棚。普及关键技术、改善设施环境,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蔬菜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
    2、强化物理防治措施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可广泛诱杀果蔬作物田里的斜纹细蛾、甜菜夜蛾、地下害虫等多种有飞翔能力的害虫成虫。将杀虫灯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然后放置在作物园中,控制面积为20~30亩/台,吊挂高度蔬菜等一般作物距地面1.2~1.5米,玉米等较高作物距地面3米为宜。(2)新型性诱剂诱杀雄蛾。根据菜园靶标害虫种类选用不同的诱芯,一般每亩使用1~2个不同种类的诱捕器,固定在竹竿上插于田间,诱捕器底部高于作物20厘米左右,30~40天更换一次诱芯。害虫大量发生时,在蛾高峰日后的3~5天内及时采取有效的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3)色板诱杀害虫技术。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种蝇等害虫。在田间悬挂黄板或蓝板,高度略高于植株顶部,每亩放20~30块,当色板粘满虫子时,可涂黄油继续使用。(4)防虫网阻隔害虫。利用防虫网,可有效防止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夜蛾等多种害虫侵入。防虫网隔虫是夏秋季节育苗的最佳选择。(5)高温闷棚灭菌。充分利用夏秋季节高温期,深翻土壤,耙平地面,浇透水,铺上地膜,选晴天盖棚膜密闭棚室7-10天,使棚内最高温度达50-70℃,可有效杀死设施内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
    3、优化生态防治措施
    (1)合理调控温湿度
    根据季节和各类蔬菜生育期不同,合理调控温湿度,人为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2)大力推广膜下暗灌和滴灌技术
    通过实施膜下渗灌和滴灌技术,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防止沤根死秧。
    (3)增加棚温和光照
    冬季设施蔬菜生产中,通过增温补光、应用EVA无滴膜等措施,可提高棚温,改善光照条件,有效减轻冻害和各类病害的发生。
    4、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措施
    (1)以虫制虫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和丽蚜小峰、赤眼小峰等寄生性天敌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2)推广应用细菌、病毒、抗生素等生物制剂
    利用金杆菌(Bt)制剂防治各科蔬菜害虫;应用阿维菌素防治菜蛾、斑潜蝇、白粉虱、根结线虫等;应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白菜软腐病、角斑病等;应用多抗霉素、抗霉菌素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
    (3)推广应用植物源农药防虫
    利用艾叶、南瓜叶、黄瓜蔓、苦瓜叶等浸出液兑水喷雾可防治多种蔬菜害虫;利用辣椒、烟草浸出液兑水喷雾,可有效防治蚜虫、白粉虱、红蜘蛛等害虫。
    (4)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通过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干扰害虫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使害虫缓慢而死。此类农药对人畜毒性低,对天敌影响小,对环境无污染。如除虫脲、抑太保、卡死克等。
    (5)推广应用农药残留降解技术
    利用高效农药残留降解菌消除土壤、水体、蔬菜植株及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如采用农药净1号水剂,可降解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农药净2号,可降解氯氰菊酯类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降解菌一般在喷洒农药2天后进行。也可喷药前喷洒巴母兰无毒保护剂400倍液,使叶面形成高分子脂膜,达到预防农药污染效果。
    (6)推荐药剂
    0.5%印楝素乳油800~100倍液;或奥绿1号700~1000倍液;或5%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除虫菊素、武夷菌素、菌克毒克、克菌康等常规喷雾。
    5、科学实施化学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农药种类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设施蔬菜病虫害,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粉尘剂、烟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适时对症下药
    依据设施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在最佳防治期内及时准确用药防治。
    (3)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中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规范使用化学药剂,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严禁在安全间隔内采收蔬菜产品。
    (4)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坚持按计量要求用药,克服长期单一用药;坚持交替用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采取混合用药,达到一次用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目的;根据天气变化灵活选用农药剂型和施药方法。如阴雨天气则宜采用烟雾剂或粉尘剂防治,可有效降低设施内湿度,减轻病虫危害。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0-11-10/21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