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棉粉虱的防治方法

网友投稿  2010-09-06  互联网

一、发生规律

  棉粉虱一年可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以成虫或若虫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株汁液,虫口密度大时,棉叶正面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引起蕾铃大量脱落;同时,成虫或若虫还大量分泌蜜露,使棉花叶、铃污染变黑,纤维品质下降。棉粉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4℃~28℃,其寄主范围很广,是棉花上重要的害虫。

  二、防治方法

  1.诱杀。棉粉虱对黄色具有强烈趋性,可利用黄板诱杀。具体做法是,用黄色材料制成适当大小的黄色板,插于田边,稍高于棉花,板上涂抹机油,一般7~10天涂一次,可大大减少棉田虫口密度。

  2.药杀。可掌握在棉花上、中、下三叶平均单叶若虫达到16~20头时,选用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或25%棉虫霸1500倍液喷杀。

  另外,棉粉虱天敌种类较多,目前已发现捕食性天敌(瓢虫、捕食蝽、草蛉、捕食螨等)上百种、寄生性天敌(恩蚜小蜂、丽蚜小蜂等)40余种,要注意保护利用;及时清除棉田内外杂草,不在棉田附近种植棉粉虱喜食的西葫芦、冬瓜、南瓜等蔬菜;及时整枝,摘除棉花底部无效叶,并将布满害虫的废枝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都可以减少棉田虫口数量。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0-9-6/21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