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地膜育秧技术要点 |
|
零零社区网友 2010-03-19 互联网 |
|
地膜育秧是早稻稳产高产的一项成功经验,不仅可以提早播种,防雀害,防烂秧,而且能争季节保丰收。其技术要点是:
1. 科学选择和覆盖好秧田
秧田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秧田整好后,秧厢要顺风起垄与风向平行。若秧厢与风成垂直方向,则碰上刮风,拉、盖地膜均有困难,如遇上大风则容易吹破地膜。盖地膜时,要顺风拉开地膜,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地膜“贴膏药”(即地膜贴泥,造成闷种,影响正常出苗)。防止方法:选择排灌方便、透水性好的向阳田块做秧田,秧板要做得平整,软硬要适度,播种塌谷后要适当晾干秧板(晾干半天或1夜),然后撒上1层覆盖物(要盖没芽谷),作为秧板与地膜之间的隔离层。覆盖物要疏松、通气和不会与地膜粘贴,一般可用焦泥灰、地松泥、砻糠灰、麦壳、岩衣、切碎的麦秆、花草等。最后再盖上地膜。盖地膜期间不能灌水上秧板,做到晴天半沟水,雨天放干水(沟无水),严防秧板积水。万一发生地膜贴泥,要立即揭膜晾干秧板,添加覆盖物后再将地膜盖回。
2. 掌握地膜秧的适时播种
据试验,地膜秧一般膜内温度比常规育秧高3℃左右,因早稻早籼品种当临界温度通过12℃时即可播种,所以,采用地膜育秧当气温通过9℃时,就可适时播种,一般可比常规育秧提早7天播种。在长江以南稻区,平原地膜秧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山区地膜秧在3月25日后播种。播种时,除给秧田施足基肥外,最好用农家肥和磷肥一起堆沤腐熟打碎后作为保温肥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谷芽为宜。这样可使秧苗根系发达,促进其吸肥,既能保温,又能加速秧苗健壮生长。
3. 地膜秧可采用浸种不催芽方法
地膜秧播种方式有燥谷播种、浸种不催芽或浸种催芽播种等,据试验,以浸种不催芽方法效果最好。其理由有三:一是种子扎根发芽快;二是播时省工、落籽均匀;三是秧苗粗壮,抗寒力增强。因此,采用地膜育秧,可先行将种谷浸4~5天,捞出凉干后即可播种。
4. 苗床整厢要合理,覆盖方式要得当
苗床整厢时,一般要求厢长8~10米,厢宽1.3米左右(约为地膜宽的2/3,具体根据膜宽而定)。这样既便于管理,又经济合理。目前使用的方式有地膜平铺和拱形覆盖两种,二者各有优点,但早稻育秧却以拱形覆盖较好。其理由是:拱形空间较大,能够形成一个有利于幼苗发育的环境条件;拱形不会因地膜“贴膏药”导致缺氧,引起损种烂秧;在雨天不渍水,晴天高温不易灼伤幼苗,且幼苗长高后不压苗;便于揭膜炼苗和来寒潮时覆膜保温。
5. 注意控制膜内秧厢温度
地膜育秧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膜内秧厢温度,所以必须放入2~3支温度表,以观察膜内温度的变化,特别是秧苗起针后,要经常注意控制地膜内温度。秧苗生长温度一般要求30℃左右,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膜内温度容易升高,如果观察到膜内温度超过30℃以上就要及时打开风口,借助风力排热气降温。如揭开膜的两头后,膜内温度仍有上升趋势,则应揭开背阳边地膜至拱顶,加速降温散热。连续几次揭膜应向沟灌水1次,保持厢面湿润,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求。通风时间掌握在晴天上午8~9时膜内外温差较小时开始,切不可在中午温度最高时进行,因在中午高温下揭膜,由于蒸腾作用突然增强,会造成秧苗吸水不足,往往引起青枯死苗。通风时,必须先灌薄水上秧板再揭膜。夜间无论晴天雨天,只要气温还较低,都要严格保温,防止漏风。全部揭膜拆架不宜过早,应在气温稳定回升时才能进行。如拆架遇冷空气侵袭,可以灌齐腰水保温。
6. 防止高温烫苗和青枯死苗
秧苗1叶1心期以后,如果晴天中午膜外温度上升到20℃以上,膜内温度则易超过40℃,会造成叶片发黄焦枯,所以要及时两头揭膜通风,但应特别注意不能在寒潮过后的晴天中午气温高时突然揭膜,以防水分蒸发快导致生理失水造成青枯死苗。一般宜在上午膜内外温差较小时揭膜,到傍晚4时左右再盖好。在通风或揭膜时一定要先灌水后揭膜。
7. 防止盖膜时间过长或过短
地膜育秧要确保适宜盖膜时间,过短未能充分发挥保温作用,过长会过分缩短早稻营养生长期,甚至出现早穗现象,导致减产。二熟制早稻地膜育秧以促进早熟和防止烂秧为目的,可覆盖15~20天,盖至秧苗3~4叶期揭膜;三熟制早稻地膜育秧以保苗为主,兼顾早熟,一般可覆盖7~10天,1叶1心至2叶期揭膜。当幼苗长至1叶1心时,选择好晴好天气进行初次炼苗,初炼时间宜短,不宜过重,以免体内水分失衡,造成青枯死苗。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炼苗次数可增加,炼苗的时间也可相应延长。在移栽前4~5天,开始日晒夜露,增强幼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成秧率,增强秧苗抗寒抗病能力,以提高秧苗素质。地膜覆盖育秧,膜内温度高,播种早,秧苗生长青绿,是第一代虫源集中为害的对象,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要求在拔秧前5~10天连续打药两次,把病虫消灭在初发阶段。 作者:李翠英 来源:《科学种养》
|
|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0-3-19/2192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