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苗期是指从播种出苗到小麦起身拔节前,其生长特点是以长叶、长根、长蘖为主的营养生长。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季,如果管理不好,会形成畸形苗、冻苗、黄苗、死苗,从而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下面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疙瘩苗和立针苗 发生原因:播种质量不好。如播量过大、播种时机器行走不均或播前整地不好,易形成疙瘩苗;播种过深、播后镇压时严重压苗,尤其是秸秆粉碎还田的地块,秸秆粉碎的质量不好或土壤明暗大坷垃多,使麦苗出土受阻会形成立针苗。另外,有时为了预防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苗过厚,春季麦苗起身时也易形成立针苗。立针苗叶片少,麦苗长得细,形不成足够的分蘖。如果是由于播种过深造成的立针苗,扒开土层,可发现地中茎很长,影响麦苗发育。 防治方法:①播前精细整地,一般耕地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应达到耕层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地面细碎平整、无明显坷垃。②提高播种质量,掌握合适的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厘米,不能过深过浅,且下种要均匀。③掌握适宜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产量而定,并作好麦种的发芽测定。④对于播种过密、过深形成的疙瘩苗、立针苗,应尽早扒土把多余的麦苗除掉,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使个体生长健壮。⑤适时浇好小麦封冻水。为了使弱苗转壮,巩固冬前蘖,增加春分蘖,结合浇封冻水追施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5~20公斤。 二、冻苗 发生原因:浇冬水过晚或封冻浇水,使之不能下渗,在地表形成浮冰盖住麦苗使小麦窒息;冬季降温幅度过大,或在入冬前气温突降,致使麦苗发生生理死亡现象;冬季土壤水分多,下层结冰体积膨大,结冰土层把土壤和根一起抬起来,根被拉断而死亡;早春表土融化,下层仍结冰,叶片开始蒸腾作用,而根系吸不上养分和水分使小苗干枯饥饿。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冻品种。②适期晚播,适当浅播,且浇足底墒水以培育壮苗。③适时冬灌。④冬季填压。严冬到返青前要压麦2次,压碎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弥和裂缝,有利于消除板结、龟裂,防止土壤漏风,保温保墒,抗寒保苗。⑤盖粪盖土,防寒保苗。冬灌后,在松土的基础上盖土2厘米左右,这样可以稳定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小麦带绿越冬。 三、黄苗 发生原因:整地质量不好,明暗坷垃多,土壤悬松,扎根不实,导致麦苗缩心黄叶;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底肥,或种肥施用过多,使种子或幼苗烧伤;墒情不好,播种过深,使小麦苗瘦弱,叶片细长而黄;地力差的麦田播种过早,麦苗过旺,且未施底肥或追肥不及时,麦苗由于缺乏营养而发黄;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麦苗瘦弱,叶发白发黄;土壤缺氮、磷肥,尤其是缺磷肥严重时叶黄苗小;地下害虫、根腐病的危害形成黄苗。 从小麦出苗到拔节前,只要发现田块中存在苗弱、苗小、黄叶、黄心、黄蘖等都属于黄苗。 防治方法:①对于因墒情不好或因播种过深形成的黄苗,要用竹耙耙去表土,帮助麦苗出土,或进行清理,使分蘖节盖土变浅,以促进麦苗生长。②对于因土壤过于黏重通气不好形成的黄苗,应及时松土,散墒通气。③对于因缺乏氮、磷肥的土壤,抓紧时间补施速效性的氮、磷肥,以使麦苗尽快转壮。④对于因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种肥过多造成的黄苗,应立即浇水稀释肥效。⑤对于因地下害虫、根腐病造成的黄苗,可采取中耕、搂麦、浇水等技术措施促其转化。若黄苗有继续发展成死苗的可能,要抓紧时间查苗补种,或进行移栽,以防止缺苗断垄。 四、死苗 死苗有死心、死蘖和叶枯死亡。 发生原因:整地质量不好;小麦浇水过多或过少;土壤板结,发生龟裂,致使麦苗断根;冬季灌水过量,造成地面积水而结冰,使根系窒息分蘖死亡;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烧苗;播种过早,麦苗长势过旺;冬季突遇低温,麦苗受冻严重;病虫危害等以及上述的黄苗、冻苗严重时都会致死。 防治方法:①播前整地,做到地表平整、耕层疏松、秸秆粉碎、底肥均匀、墒情良好。②浇水时防止水量过多,以免小苗窒息。③施用有机肥作底肥时,一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且撒施均匀,勿留粪底。④播种不宜过早,要适期晚播,以免麦苗长势过旺。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⑥禁止麦田放牧。麦田放牧会造成麦苗受到损伤、根系被拉断而引起死苗,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春季恢复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因此严禁麦田放牧。 五、僵苗和小老苗 僵苗,是指麦苗生长停滞,长期停留在某一个叶龄期,不分蘖、不发根;小老苗,是指麦苗生长到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和分蘖后,生长缓慢,叶片短小,分蘖同伸关系遭到破坏。 发生原因:土壤板结、通透性不良、土层薄、土壤肥力差或供肥不足。 防治方法:疏松表土层,破除板结。结合顶凌期间返浆,开沟补施适量磷、钾肥,以加速麦苗生长。 另外对于旺苗在管理上要做到:对土壤肥沃、底肥充足的地块应采取控制措施,推迟春季第一次施肥和浇水时间;对地力差且由于早播形成的旺苗,要加强管理,适量补施氮肥,防止脱肥。
滑县 刘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