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零零社区网友  2008-03-11  互联网

一、危害特点: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叶、茎和果实。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淡灰褐色,中间有时生灰色霉层,病斑大,直径达到20~25毫米,边缘明显,有时有轮纹。茎上发病,造成数节腐烂,瓜蔓折断而枯死。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和幼瓜蒂部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后花瓣枯萎脱落,瓜症轻者生长停滞,瓜尖腐烂,重者全瓜腐烂。
二、发生规律:为真菌病害,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靠风雨、气流、灌溉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光照不足,空气相对湿度在94%以上,20度左右较低的温度是灰霉病发生的最适条件。此外,在植株生长弱、抗病力差、春季雨多、浇水过多、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生。
三、防治方法:1、栽培管理。保护地内及时清洁塑料薄膜,增加光照,加强通风,浇水适当,湿度不要过高,提高保护地内的温度。高温季节保护地内可闷棚或灌深水,捞出漂浮残体,烧毁。2、药剂防治。发病初,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每次每667㎡0.25千克,6天1次,熏烟防病。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 50%托布津4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每5—6天1次,连喷2—3次。

滑县土肥站  悦秀利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8-3-11/21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