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家高效栽培食用菌技术

零零社区网友  2007-09-07  互联网

农村大多为四、五口之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一个80~100平方米的大棚,利用农闲3个多月的时间生产平菇,每月纯收入在千元以上,行情好时可达2000元。在平菇栽培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品种要对路。根据市场需要,以深灰色品种最为适宜,同时搭配珍稀品种,依靠光照和温度来调控,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栽培季节要选准。冬季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完成装袋,12月20号左右发好菌袋最为适宜,春秋两季也是栽培的好时节。

  要善于利用阴雨天气,掌握好出菇高峰期。天气晴好时,菇棚内菇片肥硕强壮,不易发生病害;连阴多天时菇片易绵软、多病害,此时最重要的是补充光照、提高棚温,并防煤气、二氧化碳中毒,不使棚内湿度太大。只要做好这几点,出菇高峰期正赶上好行情。

  要严把质量关。平菇属无公害食品,应始终坚持出菇期不喷洒农药,坚持培养料内杀菌剂不过量,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高毒、易残留药品;加之平菇栽培选择在冬春季节,病虫害极少,按此方式生产的平菇,商品性能极好,经济效益显著。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菇类,科技含量高,栽培周期长,但利润高。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白灵菇的栽培一般在种麦前后,即9月初到10月底进行。

  棉壳、玉米芯要新鲜、干燥,部分陈料一定要在阳光下曝晒,利用日光中紫外线杀菌后备用,发霉的花生糠不能使用,要选用未经雨淋、颜色新鲜的黄白花生壳颗粒料,注意不能太细。

  主料采用50%~60%棉壳,玉米芯30%~40%,花生糠(或阔叶树木屑)10%~15%,5%~10%玉米麸皮混合料,其他微量元素适量,加水量为100∶130~140。

  拌料时先将1000公斤主料及铺料掺和均匀。栽培前期温度高时进行发酵,栽培后期为赶时栽培,可在培养料中加入抑菌剂0.2%进行栽培,但必须堆闷一夜,让料吃透水且多余水份自然淋掉方可开始装袋,免发酵直接栽培。装袋采用装袋机进行,一组3~4人,宁紧勿松。灭菌时仍采用常压土蒸锅,有条件的可采用常压卧式蒸汽锅炉,充入蒸汽进行灭菌,也可因陋就简用柴油桶焊接成蒸汽发生器,但效果均不及锅炉好。

  养菌期间最好是中温发菌,采用各种方法使料温保持在20℃~25℃之间,不要单看棚内的温度,要看袋温,环境尽量偏干,空气湿度在70%以下。袋下要铺地膜,进棚要在脚上套袋。后期栽培时,袋上加盖一塑料布以提高料温,尽可能不翻袋或少翻袋,并定期消毒。烧菌袋的预防办法要垛要低,要留空隙,品形排放,杜绝像栽平菇那样大堆大叠,否则需勤翻袋反倒使污染率提高。中温养菌的好处在于菌袋洁白浓密、菌丝先弱后强,透气好的菌垛很少发生酸败现象,菌袋成品率在98%以上。

  出菇前要及时将袋归垛,由于要剔除白灵菇多余子实体,每头只留一个,垛间要在80~100厘米规垛高低,以利操作。要让子实体边长边挽口,不能象其他菇类那样一次性全挽口或割掉袋口,否则很难出菇;或只能从边缘出,造成挤压,商品性差。出菇期尽量向菇上少喷水,视具体情况,应多喷或省喷。本着宁勤勿大的原则,千万不要棚下放大水,垛上打小水,通风又跟不上,白灵菇不像平菇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湿度偏干些、温度低些的环境可以使它长得又厚又大,一旦突遇高温且湿度大,管理又不及时,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出菇期间应精心管理,使之多出质量好、菇形优、产量高的白灵菇。要从质量、产量上提高白灵菇的综合效益,平均生物率在50%以上。

  白灵菇鲜销效益较高,但应赶在元旦春节前,一般来年二月至阳春三月所产菇大部分进行盐渍加工。虽说效益比不上鲜销,同平菇等其他菇类相比,周期虽长,但管理用工较少;相对利润虽小,绝对利润却大。在适度规模栽培条件下,只要品种适销对路,产品质量与产量有保证,总体效益远比平菇要高得多。

来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7-9-7/215663.html